版檄的意思、版檄的詳細解釋
版檄的解釋
任命官員的文書。《晉書·王遜傳》:“ 遜 未到州,遙舉 董聯 為秀才, 建寧 功曹 周悅 謂 聯 非才,不下版檄。”
詞語分解
- 版的解釋 版 ǎ 上面有文字或圖形的用木闆或金屬等制成供印刷用的東西:木版書。活字版。底版。修版。 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關的事物:排版。再版。版本。出版。版權。 報紙的一面:頭版頭條重大新聞。 打土
- 檄的解釋 檄 í 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聲讨的文書:“此臣之所謂傳檄而千裡定者也”。檄文。羽檄。檄移(文體名,“檄文”與“移文”的合稱。檄文多用于聲讨和征伐;移文多用于曉喻或責備)。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
網絡擴展解釋
“版檄”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版檄”指古代官方用于任命官員的文書,屬于行政公文的一種。該詞由“版”和“檄”組成:
- 版:原指書寫公文的木簡或竹簡,後引申為戶籍、印刷底版等含義。
- 檄:特指官府用于征召、聲讨或通告的文書,如“檄文”“羽檄”。
二、詳細解釋
-
功能與用途
主要用于官員任命,具有行政效力。例如《晉書·王遜傳》記載,王遜未到任時舉薦董聯為秀才,但下屬周悅認為董聯無才,拒絕下發“版檄”。
-
權威性與形式
作為正式公文,“版檄”需加蓋官印,内容涉及職務、權限等,體現古代官僚體系的運作規範。
三、曆史用例
- 《晉書》記載:
王遜通過“版檄”舉薦人才,但因下屬質疑其能力而未能執行,說明此類文書需經審核流程。
四、相關延伸
- 與“檄文”的區别:
“檄文”多用于軍事征讨或社會動員(如《讨武曌檄》),而“版檄”側重行政任命。
- 字形演變:
“檄”字從木,與書寫材料相關;“版”字從片,指分割的竹木簡,二者結合突顯古代文書載體特點。
“版檄”是古代官僚制度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公文,既反映行政程式,也體現文書載體的曆史特征。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晉書》或古代公文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版檄》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意思是“官府發布的通告”。它的拆分部首是“片”和“木”,其中“片”是左邊的部首,而“木”是右邊的部首。拆分後的筆畫分别為“4”和“4”。
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當時的官府會使用木制的檄文牌作為通告的載體,上面刻有文字内容,用于傳達各種政令和指示。因此,“版檄”成為了這種官方通告的代稱。
關于繁體字的寫法,根據繁體字的變形規律,“版檄”在繁體中有可能變為“版檉”或者“版潰”。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在《版檄》這個詞的情況下,其古代寫法和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以下是一個例句:“官府發出了一份版檄,警示市民注意動亂的信息。”
一些和《版檄》相關的詞語有:“通告”、“布告”、“公示”等。這些詞語都是指由官方發布的告示或通知。
關于反義詞,我們可以考慮一些相反的詞語,如“私信”或“私下通知”,它們表示僅僅針對個人或特定人群的通知,與官方通知相對。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歡迎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