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衆官之長。《書·益稷》:“百獸率舞,庶尹允諧。” 孔 傳:“尹,正也,衆正官之長。” 蔡沉 集傳:“庶尹者,衆百官府之長也。”
(2).指百官。《文選·陸機<辨亡論>上》:“庶尹盡規於上,四民展業於下。” 呂延濟 注:“庶尹,百官也。”
“庶尹”是古代漢語中的官職相關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衆官之長
指各官府機構的正職長官,即統領某一部門或地區的官員。該釋義源自《尚書·益稷》的“百獸率舞,庶尹允諧”,孔安國注釋為“尹,正也,衆正官之長”,蔡沉進一步解釋為“衆百官府之長也”。
泛指百官
在更廣泛的語境中,“庶尹”可代指全體官員。例如陸機《辨亡論》中“庶尹盡規於上”,呂延濟注釋為“庶尹,百官也”。
“庶尹”既可特指各部門長官,也可泛指全體官員,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其詞源體現了古代官僚體系的結構特點。
庶尹(shù yǐn)是一個古漢字詞,指的是官職的名稱。在古代官制中,庶尹是指掌管國家冶鑄事務的官員。
庶尹的拆分部首是“廣”(guǎng),拆分筆畫有11畫。
庶尹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成為隨後各代古書中常見的官職名稱。
庶尹的繁體字為「庶尹」。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庶尹的寫法可能有一定的變化,但基本上仍然是庶尹的形态。
1. 秦朝時,庶尹負責國家冶鑄工作。
2. 唐代的庶尹在宮廷中享有很高的地位。
庶尹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
庶尹的近義詞可以是庶務。
庶尹的反義詞可以是宰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