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定不移。 漢 王符 《潛夫論·遏利》:“守志篤固,秉節不虧,寵祿不能固,威勢不能移。”《後漢書·李杜傳論》:“上以殘闇失君道,下以篤固盡臣節。”《三國志·魏志·劉劭傳》:“意思之士知其沉深篤固。” 晉 陸機 《辨亡論》上:“﹝ 吳武烈皇帝 ﹞加之以篤固,申之以節儉。”
“笃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dǔ gù,其核心含義為堅定不移、執着穩固,具體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總結來看,“笃固”既可用于描述個人品質,也可用于抽象概念(如信念、制度)的穩固性,是漢語中表達“不可動搖”的經典詞彙。
《笃固》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堅定而穩固的意思。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品性或信念的堅定不移,也可以用來形容物體或結構的牢固堅固。
《笃固》的部首是“⺮”(竹字旁),共包含13個筆畫。
《笃固》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說文解字》。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篤固」。
在古代寫漢字的時候,《笃》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體。例如,在金文中,它的形狀可能是扁平的,類似于一個箕(ji)字,表示忠誠堅定的意思。而在篆書中,它會參考竹子的形狀,筆畫則更加簡化。
1. 他對自己的信念堅持得很笃固,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輕易放棄。
2. 這座建築物的結構設計非常笃固,經得起時間和自然的考驗。
1. 笃誠:指堅定而真誠的态度。
2. 堅笃:表示堅定而穩固,形容人的品質或信念。
3. 地步:指達到的程度。
1. 堅定:指意志堅決,毫不動搖。
2. 穩固:表示不容易動搖或變動。
1. 動搖:指意志或信念不堅定,舉棋不定。
2. 搖動:表示不穩定,容易動搖或變動。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