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改盟的意思、改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改盟的解釋

改訂盟約。《左傳·文公三年》:“ 晉 人懼其無禮於公也,請改盟。”《左傳·定公八年》:“ 晉 人請改盟,弗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改盟"是由"改"與"盟"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從漢語構詞法分析,"改"作動詞表示變更、修正,《說文解字》釋為"更也";"盟"指古代諸侯為維護共同利益締結的誓約,《禮記·曲禮》鄭玄注稱"約信曰誓,涖牲曰盟"。二字連用構成動賓結構,特指對既有盟約作出修訂調整的行為。

該詞最早見于春秋時期曆史文獻,《左傳·襄公九年》載:"晉侯以公宴于河上,問公年,季武子對曰:‘會于沙隨之歲,寡君以生。’晉侯曰:‘十二年矣,是謂一終,一星終也。國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禮也,君可以冠矣。大夫盍為冠具?’武子對曰:‘君冠,必以祼享之禮行之,以金石之樂節之,以先君之祧處之。今寡君在行,未可具也。請及兄弟之國而假備焉。’晉侯曰:‘諾。’公還,及衛,冠于成公之廟,假鐘磬焉,禮也。改盟而還。"(中華書局點校本)此處記載魯襄公在晉國要求下更改冠禮程式後,調整與晉國的盟約内容而返國。

現代漢語中,該詞仍保留其核心語義。《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5卷第1128頁将其釋為"變更盟約",其使用範疇可延伸至國際關系領域,如《中國外交史》(人民出版社)在論述近代中外條約體系時,多次使用"改盟"描述清政府與列強修訂不平等條約的外交活動。但需注意該詞具有濃重的文言色彩,日常口語中多改用"修改盟約""調整協議"等現代白話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改盟”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gǎi méng,其核心含義是改訂盟約,指對原有的盟約協議進行修訂或調整。以下是詳細解析:


詞義解析

  1. 字面構成

    • 改:指更改、修訂,常用于表示對原有事物的調整(如“改口”“改名”)。
    • 盟:指宣誓締約的約定,多用于國家、團體或個人間的聯合(如“同盟”“盟約”)。
    • 組合後,“改盟”強調對既有盟約的修訂或重新訂立。
  2. 應用場景
    該詞多見于古代文獻,特指因形勢變化或原有盟約失效時,雙方重新協商條款。例如《左傳》中記載的“晉人請改盟”,即晉國因外交失禮而請求修訂盟約。


文獻出處與示例


近義詞與反義詞


“改盟”是古代政治與外交中的專業術語,側重于對既有盟約的調整。其含義可通過拆分字義和文獻例證清晰理解,適合用于曆史、文學等領域的相關讨論。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左傳》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矮個子徧師貶約玢豳不古不今柴筚唱籌量沙朝序城隍承向馳骎搭把子電化教育地日草東道之誼東南之秀蕃弱感音高奬革異顧命國統合韻闳重懷歸嘑爾蹴爾健康金馬客盡心竭力褧裳酒窟郡縣制巨千遽委考選昆靈之池兩周療治隸仆裡曲柳條箱氓庶纆牽南極拗峭旁開輕窕清質球磨機攝服石架十眉圖十轉九空雙成殊類頌古非今嵩洛騰霄銅梗湘妃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