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履行天命。 南朝 梁 沉約 《胤雅》詩:“上天乃眷,大 梁 既受。灼灼重明,仰承元首。體乾作貳,命服期九。”《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隋元會大飨歌》:“惟熙帝載,式固王猷,體乾建本,是曰 孟侯 。” 宋 嶽飛 《謝講和赦表》:“大德有容,神武不殺,體乾之健,行巽之權。”
“體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體乾”意為履行天命或遵循天道。其中:
該詞最早見于南朝梁沈約的《胤雅》:“體乾作貳,命服期九”,指君主秉承天命治理國家。宋代嶽飛《謝講和赦表》中也有“體乾之健”的表述,強調順應天道而行。
在傳統語境中,“體乾”常與帝王德行或自然規律相關聯。例如泰山文化中的“體乾潤物”,即形容泰山如同天一般恩澤萬物,體現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
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該詞,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特定文化語境中(如泰山碑刻、曆史文獻分析等)。需注意與同音詞“體幹”(指身體軀幹)區分。
可通過漢典()或《漢語大詞典》()查閱更詳細的古漢語釋義及用例。
《體乾》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身體的健康、強壯和精力充沛。
拆分部首和筆畫:
《體乾》由“亻”部和“幹”部組成。其中,“亻”部是人的意思,表示與人相關。而“幹”部則是一個獨立的字形,表示一種天幹的地支,“幹”字與“甘”字并列,意味着事業有成。整個字共有十一畫。
來源:
《體乾》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的“乾”即取自《易經》的卦名之一,“乾”卦表示天,象征陽剛、剛健和積極向上。同時,古代人們相信身體的健康與天地之間的關聯,所以用“乾”字來形容健康和強壯的身體。
繁體:
《體乾》的繁體寫法為「體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人們寫《體乾》時可能使用的是古文的寫法。具體的寫法可能因時代和個人的書寫習慣而有所不同,但字形基本上與現代書寫形式相似。
例句:
1. 他身體健康,精神飽滿,真是一位真正的體乾之人。
2.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要保持體乾才能更好地工作。
組詞:
體力、體魄、體現、體貼、強體、健體。
近義詞:
強壯、健康、有力、壯實。
反義詞:
虛弱、無力。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