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rong and weak points]∶缺點和長處
(2) [right and wrong]∶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壞
(3) [accident]∶意料不到的變故
(4) [short and long]∶物品的短與長
(5) [short and high]∶人的個子的矮或高
(1).短與長;矮與高。《管子·明法解》:“尺寸尋丈者,所以得短長之情也,故以尺寸量短長,則萬舉而萬不失矣。”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詩:“請君試問東流水,别恨與之誰短長。” 宋 陸遊 《平水》詩:“可憐陌上離離草,一種逢春各短長。”亦指丈量物之長度。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華經記》:“上下其石六尺有五寸,短長其石五十七尺有六寸。”
(2).長久與短暫。《左傳·文公十三年》:“左右曰:‘命可長也,君何弗為?’ 邾子 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 楊伯峻 注:“左右所言之命為壽命之義, 邾文公 所言之命為命分之義,兩義似不同,故以生命之長短為時也。” 晉 幹寶 《<晉紀>總論》:“故 延陵季子 聽樂,以知諸侯存亡之數,短長之期者,蓋民情風教,國家安危之本也。”
(3).優劣;是非;短處和長處。《鬼谷子·捭阖》:“度權量能,校其伎巧短長。” 陶弘景 注:“必量度其謀能之優劣,校考其伎巧之長短,然後因材而用。”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服虔 ﹞聞 崔烈 集門生講傳……每當至講時,輒竊聽戶壁間,既知不能踰己,稍共諸生叙其短長。” 宋 蘇轍 《論張颉不可用劄子》:“然不知人才各有短長,未必生於其鄉必善其事。” 元 無名氏 《抱妝盒》第三折:“大鵬飛上梧桐樹,自有傍人説短長。”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鐵甲列車Nr.14-69>譯本後記》:“據情節來加推斷,亦複互見短長,所以本書也常有依照 德 譯本之處。”
(4).死與生。《書·盤庚上》:“矧予制乃短長之命。” 孔 傳:“況我制汝死生之命。” 宋 司馬光 《祭雷道矩文》:“嗚呼 道矩 !短長有時,不可推移;善惡得失,繫人施為。”
(5).轉指生命有危險之事。《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上有老母,下無兄弟,父親既死,就仗我一人奉養老母。萬一機事不密,我有個短長,母親無人養贍。”
(6).短處;弊端。《漢書·薛宣傳》:“始 高陵 令 楊湛 , 櫟陽 令 謝遊 皆貪猾不遜,持郡短長,前二千石數案不能竟。”《南史·恩倖傳·施文慶》:“ 文慶 深喜其事,然懼居外,後執事者持己短長,固進其黨 沉客卿 以自代。”《明史·黃宗載傳》:“巨奸宿猾,多謫戍 銅鼓 、 五開 間,陰持官吏短長。”
(7).評判;批評。 唐 杜牧 《李府君墓志銘》:“ 鄭玄 至于 孔穎達 輩凡所為疏注,皆能短長其得失。”《金史·忠義傳三·完顔陳和尚》:“汝曾短長我,又謂國家兵力當由我盡壞,誠有否?”
(8).長短術, 戰國 時策士的縱橫遊說之術。《史記·六國年表序》:“務在彊兵并敵,謀詐用而從衡短長之説起。”《漢書·張湯傳》:“ 邊通 學短長,剛暴人也,官至 濟南 相。” 顔師古 注引 張晏 曰:“ 蘇秦 、 張儀 之謀,趣彼為短,歸此為長,《戰國策》名長短術也。” 元 袁桷 《有感》詩:“皎皎白面生,長鋏學短長。” 章炳麟 《文學說例》:“縱橫出自行人,短長諸策,實多口語,尋理本旨,無過數言,而務為紛葩,期於造次可聽。”
(9).《戰國策》的别名。 漢 劉向 《<戰國策>校書錄》:“中書本號,或曰《國策》,或曰《國事》,或曰《短長》……臣 向 以為 戰國 時遊士輔所用之國,為之謀策,宜為《戰國策》。”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史書佔畢三》:“ 遷 所取證者,《六經》、 孔 孟 之外,《國語》、《短長》、《莊》、《荀》……諸子已爾。” 清 錢謙益 《顔子疏解叙》:“ 漢 高誘 注《短長》、《淮南》。”
“短長”一詞在漢語中含義豐富,主要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指物體的長短或距離的遠近,屬具體空間概念。
例:《說文解字》釋“短”為“有所長短”,段玉裁注:“短,言其長度不足;長,言其度有餘。”
是非優劣
指對人事的是非、優劣、高下的評價。
例:《史記·六國年表序》:“務在強兵并敵,謀詐用而縱橫短長之說起。” 指戰國縱橫家辯論各國政治得失。
例:蘇轼《孔北海贊》:“世以成敗論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而公見謂不知輕重,經以成敗論短長,可歎也。”
利弊得失
指事物的利弊、利害關系。
例:《孫子兵法·虛實》:“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杜牧注:“言敵之短長,我皆能制之。”
部分地區(如吳語)中“短長”代指“意外災禍”,含貶義。
例:《海上花列傳》第24回:“耐覅吓我,我生來勿怕啥短長!”
古詩文中借“短長”喻人生際遇或時光流逝。
例:杜甫《哀江頭》:“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以江水之“長”反襯人生之“短”。
權威參考來源:
“短長”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不同解釋。以下為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釋義:
物理長度或時間的長短
指物體或時間的短與長,如“時之短長,陰陽之利用也”(《管子·乘馬》)。此義項常見于古代文獻,強調客觀對比。
人的身高或壽命
可形容個子高矮或生命的長久與短暫,如“帝堯長,帝舜短”(《荀子·非相》),或“有個短長,母親無人養贍”(《兒女英雄傳》),後者引申為生命安危。
優缺點或是非評判
指事物的優劣、人的好壞,如“校其伎巧短長”(《鬼谷子·捭阖》),強調通過對比分析優劣。現代用法中多指“取長補短”。
意外變故或生死之事
如“萬一機事不密,我有短長”(《兒女英雄傳》),此處指可能發生的危險或死亡。
縱橫之術的别稱
在戰國時期,“短長”代指縱橫家的遊說策略,如《史記》中提及的“長短術”。劉向整理《戰國策》時也稱其為“短長書”,凸顯權謀與辯術的運用。
《戰國策》的别名
因書中多記載策士的縱橫言論,漢代文獻中常以“短長”代指此書。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籍、現代詞典及曆史研究,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詞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戰國策》《史記》等原典或權威詞典來源。
班心貶刺犦牛乘墉愁眉出仕憚煩蹈青大嬸兒釣弋頓擾都市恩重泰山二次多項式翻囤翻山涉水煩使菲律賓大學管絡骨相骨重神寒漢胪何自黃粱美夢歡聲雷動華屋秋墟護弁焦煳煳解當鋪金鲗隽爽肯綮可願來者不拒累葉冷鼻凹論綱麻沸湯名藩鋪揚輕徙鳥舉啟惕曲拉認識論柔遜入邪曬犢鼻傷心慘目說服水晶鹽戍栅司號員訟聲田坎題花同栖誣讒誤計汙口橫衊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