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strong and weak points]∶缺点和长处
(2) [right and wrong]∶事情的是非和人的好坏
(3) [accident]∶意料不到的变故
(4) [short and long]∶物品的短与长
(5) [short and high]∶人的个子的矮或高
(1).短与长;矮与高。《管子·明法解》:“尺寸寻丈者,所以得短长之情也,故以尺寸量短长,则万举而万不失矣。” 唐 李白 《金陵酒肆留别》诗:“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恨与之谁短长。” 宋 陆游 《平水》诗:“可怜陌上离离草,一种逢春各短长。”亦指丈量物之长度。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华经记》:“上下其石六尺有五寸,短长其石五十七尺有六寸。”
(2).长久与短暂。《左传·文公十三年》:“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 邾子 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 杨伯峻 注:“左右所言之命为寿命之义, 邾文公 所言之命为命分之义,两义似不同,故以生命之长短为时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故 延陵季子 听乐,以知诸侯存亡之数,短长之期者,盖民情风教,国家安危之本也。”
(3).优劣;是非;短处和长处。《鬼谷子·捭阖》:“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陶弘景 注:“必量度其谋能之优劣,校考其伎巧之长短,然后因材而用。”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服虔 ﹞闻 崔烈 集门生讲传……每当至讲时,輒窃听户壁间,既知不能踰己,稍共诸生叙其短长。” 宋 苏辙 《论张颉不可用札子》:“然不知人才各有短长,未必生於其乡必善其事。”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三折:“大鹏飞上梧桐树,自有傍人説短长。”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铁甲列车Nr.14-69>译本后记》:“据情节来加推断,亦复互见短长,所以本书也常有依照 德 译本之处。”
(4).死与生。《书·盘庚上》:“矧予制乃短长之命。” 孔 传:“况我制汝死生之命。” 宋 司马光 《祭雷道矩文》:“呜呼 道矩 !短长有时,不可推移;善恶得失,繫人施为。”
(5).转指生命有危险之事。《儿女英雄传》第八回:“我上有老母,下无兄弟,父亲既死,就仗我一人奉养老母。万一机事不密,我有个短长,母亲无人养赡。”
(6).短处;弊端。《汉书·薛宣传》:“始 高陵 令 杨湛 , 櫟阳 令 谢游 皆贪猾不逊,持郡短长,前二千石数案不能竟。”《南史·恩倖传·施文庆》:“ 文庆 深喜其事,然惧居外,后执事者持己短长,固进其党 沉客卿 以自代。”《明史·黄宗载传》:“巨奸宿猾,多謫戍 铜鼓 、 五开 间,阴持官吏短长。”
(7).评判;批评。 唐 杜牧 《李府君墓志铭》:“ 郑玄 至于 孔颖达 辈凡所为疏注,皆能短长其得失。”《金史·忠义传三·完颜陈和尚》:“汝曾短长我,又谓国家兵力当由我尽坏,诚有否?”
(8).长短术, 战国 时策士的纵横游说之术。《史记·六国年表序》:“务在彊兵并敌,谋诈用而从衡短长之説起。”《汉书·张汤传》:“ 边通 学短长,刚暴人也,官至 济南 相。”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 苏秦 、 张仪 之谋,趣彼为短,归此为长,《战国策》名长短术也。” 元 袁桷 《有感》诗:“皎皎白面生,长鋏学短长。” 章炳麟 《文学说例》:“纵横出自行人,短长诸策,实多口语,寻理本旨,无过数言,而务为纷葩,期於造次可听。”
(9).《战国策》的别名。 汉 刘向 《<战国策>校书录》:“中书本号,或曰《国策》,或曰《国事》,或曰《短长》……臣 向 以为 战国 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之谋策,宜为《战国策》。”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三》:“ 迁 所取证者,《六经》、 孔 孟 之外,《国语》、《短长》、《庄》、《荀》……诸子已尔。” 清 钱谦益 《颜子疏解叙》:“ 汉 高诱 注《短长》、《淮南》。”
“短长”一词在汉语中含义丰富,主要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指物体的长短或距离的远近,属具体空间概念。
例:《说文解字》释“短”为“有所长短”,段玉裁注:“短,言其长度不足;长,言其度有余。”
是非优劣
指对人事的是非、优劣、高下的评价。
例:《史记·六国年表序》:“务在强兵并敌,谋诈用而纵横短长之说起。” 指战国纵横家辩论各国政治得失。
例:苏轼《孔北海赞》:“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在英雄之列……而公见谓不知轻重,经以成败论短长,可叹也。”
利弊得失
指事物的利弊、利害关系。
例:《孙子兵法·虚实》:“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杜牧注:“言敌之短长,我皆能制之。”
部分地区(如吴语)中“短长”代指“意外灾祸”,含贬义。
例:《海上花列传》第24回:“耐覅吓我,我生来勿怕啥短长!”
古诗文中借“短长”喻人生际遇或时光流逝。
例:杜甫《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 以江水之“长”反衬人生之“短”。
权威参考来源:
“短长”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以下为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释义:
物理长度或时间的长短
指物体或时间的短与长,如“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管子·乘马》)。此义项常见于古代文献,强调客观对比。
人的身高或寿命
可形容个子高矮或生命的长久与短暂,如“帝尧长,帝舜短”(《荀子·非相》),或“有个短长,母亲无人养赡”(《儿女英雄传》),后者引申为生命安危。
优缺点或是非评判
指事物的优劣、人的好坏,如“校其伎巧短长”(《鬼谷子·捭阖》),强调通过对比分析优劣。现代用法中多指“取长补短”。
意外变故或生死之事
如“万一机事不密,我有短长”(《儿女英雄传》),此处指可能发生的危险或死亡。
纵横之术的别称
在战国时期,“短长”代指纵横家的游说策略,如《史记》中提及的“长短术”。刘向整理《战国策》时也称其为“短长书”,凸显权谋与辩术的运用。
《战国策》的别名
因书中多记载策士的纵横言论,汉代文献中常以“短长”代指此书。
以上解释综合了古籍、现代词典及历史研究,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词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战国策》《史记》等原典或权威词典来源。
晻霮饱和点襃叹砭灸阐弘朝蝇暮蚊琛瑞宠眄充应出奇致胜初叶贷用倒文打誓吊问敌卤烦缘狗彘不若挂带害月子还主呵祝晖煜葭莩加冕兼采剪窃胶胶膊膊交盟鲸背纪念册鞠拱军援蚵蚾腊尾连横撩云拨雨麦糠眉角亩积蹑级排头庞道融溢睿见山肴海错生出市欢石蕊瘦身疏昵説听太上之忘情桃萼讨禽逃限同音词退毛屠人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