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河的意思、憑河的詳細解釋
憑河的解釋
(1).徒涉過河。 晉 葛洪 《抱樸子·重言》:“翫憑河者,數溺於水;好劇談者,多漏於口。”
(2).背靠河岸。《清史稿·太祖紀》:“至 渾河 ,遙見敵軍八百憑河而陣。”
詞語分解
- 憑的解釋 憑 (憑) í 靠在東西上:憑欄。憑吊(對着遺迹懷念)。 依靠,仗恃:憑借。憑靠。憑信。 根據:憑票入場。 證據:憑據。文憑。憑空。憑證。空口無憑。 由着,聽任:任憑。聽憑。 筆畫數:; 部首:幾;
- 河的解釋 河 é 水道的通稱:河道。河溝。河谷。河流。河灘。河沿。河鮮(供食用的新鮮河魚、河蝦等)。河港。河灣。河網。河運。内河。 特指中國黃河:河套。河防。 指“銀河系”:天河。河漢。 筆畫數:; 部首:氵
專業解析
憑河在漢語詞典中有以下兩種主要釋義:
一、本義:涉水過河
指直接徒步渡過河流,強調不借助舟楫等工具的渡河行為。
例證:
《漢語大詞典》引《周易·泰卦》王弼注:“‘憑河’,徒涉也。”此義強調以身涉險渡水。
二、引申義:冒險蠻幹
比喻無謀之勇或魯莽冒險的行為,典出《論語·述而》“暴虎憑河”之語。
例證:
- 《漢語大字典》釋:“憑河,謂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
- 王力《古代漢語》指出:“‘暴虎憑河’中‘憑河’即涉水過河,後泛指不顧危險的莽撞行為。”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
- 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
網絡擴展解釋
“憑河”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徒涉過河
指不借助船隻或橋梁,直接涉水過河。該用法強調行動的直接性和風險性,常見于古文語境。例如:
-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重言》中提到:“翫憑河者,數溺於水”,比喻冒險行為易招緻災禍。
2.背靠河岸
指依靠河流的地理位置進行布陣或駐紮,多用于軍事描述。例如:
- 《清史稿·太祖紀》記載:“至渾河,遙見敵軍八百憑河而陣”,即敵軍背靠河岸列陣。
補充說明
- 語境差異:第一義項側重“行動方式”,第二義項側重“地理位置依賴”。
- 相關成語:與“暴虎馮河”相關(“馮”通“憑”),但“憑河”單獨使用時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含義。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抱樸子》《清史稿》等古籍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澳大利亞八虞閉約簿責餐啖程材寵錫楚池蕩目調奸翻背翻賀為吊伐枳芬葩焚燒汾水遊高勁虼蚤瑰絕菰米過錯還道涵泳黑檎盒禮回腸寸斷賤惡擊落觭夢矜愎淨室進哨即叙空耗愧戴愧汗昆山曲來顧勞動日立後率事坯銷氣不公汽機侵沒潤筆花三巒散人神助義和拳十部樂拾零蘇李體陶刀提盒通泉草頹缺危懔舞铙纖芒狎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