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勞動日漢語 快速查詢。
勞動日(láo dòng rì)在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指國際勞動節(每年5月1日),是紀念勞動者權益的法定節日。
根據中國政府官方定義,勞動日旨在弘揚勞動精神,表彰勞動者貢獻,并保障勞動者休息權利。中國自1949年起将5月1日定為法定節假日,全國統一放假一天。
來源:中國政府網《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工作日的計量單位
指勞動者完成一整天工作的标準時間單位,通常以8小時為基準。例如:"這項工程需要30個勞動日完成"。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勞動時間的統計概念
用于計算生産量、薪資或成本,如"人均勞動日産值"。在農業合作社時期曾特指集體勞動中的工分核算單位。
來源:《經濟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注:引用來源基于權威出版物及官方文件,釋義符合現代漢語規範與社會實踐。
勞動日是一個多維度概念,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和特點:
勞動日(也稱工作日)是衡量勞動時間的單位,通常以“天”為計算标準。根據《勞動法》規定,中國實行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的制度。這一概念既包含自然日内的工作時長(如8小時/天),也用于統計周期内的實際工作天數(如每月21-22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标準勞動日要求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每周不超過44小時。若超過此标準則屬于“延長工作日”,需依法支付加班費用。
在數學或統計中,勞動日計算通常為:
$$
text{勞動日數} = text{當月總天數} - text{休息日(含法定節假日)}
$$
例如,标準月勞動日約為21-22天。
勞動日常用于工作安排、薪資計算(如日薪制)及生産效率評估。例如:“班級勞動日”指特定日期組織集體勞動活動。
如需更詳細的法律條款或國際對比,可參考《勞動法》原文或權威勞動統計報告。
艾焙愛河百縱千隨虣虐碧繼翁昞然步履如飛采文倉卒主人蒇功徹白吃搭搭蚩妍純熙電極調符地羅定疊敦辭二蠶反襯浮筆浪墨搿合關河和事合翼紅旗招展嫮都護視燋齒絞绡九元極刑楫櫂裾巴狼狽不堪牢穩臉膛涖蔔龍鱗餅落第沒死活氓智幂零默谏情海趣務人人為我,我為人人阮始平灑掃應對生息蕃庶失主四境擡眼桃花源橐佗圖樣下客瑕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