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菰米的意思、菰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菰米的解釋

菰之實。一名雕胡米,古以為六谷之一。 唐 杜甫 《秋興》詩之七:“波漂菰米沉雲黑,露冷蓮房墜粉紅。”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菰米》﹝集解﹞引 蘇頌 曰:“菰生水中……至秋結實,乃雕胡米也,古人以為美饌。今飢歲,人猶採以當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菰米是禾本科菰屬植物菰(拉丁學名:Zizania latifolia)的穎果,又稱雕胡米、茭米。其名稱最早見于《周禮·天官》,被列為"六谷"之一。從漢語詞義演變看,"菰"字本義指茭白植株,後因該植物果實可食,衍生出"菰米"這一專稱。

該谷物具有以下特征:

  1. 植物形态:穎果呈細長圓柱形,長約1.2厘米,成熟時呈黑褐色,表面具縱紋。植株為多年生草本,多生于池塘、湖泊等淺水區域。
  2. 曆史應用:秦漢時期已作為主要糧食,《西京雜記》記載"菰之有米者長安謂之雕胡",唐代詩人李白在《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中留有"跪進雕胡飯"的詩句。
  3. 現代價值: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其氨基酸組成優于普通稻米,被當代營養學研究認定為高營養谷物。因其宿主植株茭白更易培育,現多作為特色農産品開發。

網絡擴展解釋

菰米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谷物之一,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菰米是禾本科菰屬植物中國菰(Zizania latifolia)的穎果。其植株生于淺水環境,株高可達1.5-2.5米,地下莖發達,分蘖能力強。現代多稱其嫩莖為茭白,而果實即菰米。

二、别名與文化曆史

三、用途與價值

  1. 食用:古代作為主食,煮飯軟糯帶香氣,現因産量低較少作糧食。
  2. 藥用:性寒味甘,可除煩止渴、調理腸胃,主治口渴、便秘、洩瀉等症。
  3. 工業:含天然菰紅素,可作為食品染色劑。

四、現代現狀 因茭白(菰的嫩莖)更易培育且經濟價值高,菰米逐漸退出主流糧食行列,僅在少數地區作為特色作物保留。

讀音:菰米(gū mǐ)。

别人正在浏覽...

虣亂播菜不值一笑呈樣大菜打诃打江山蕩海拔山丹葉大微番次藩邸翻飛飛黃購備規車漢鏡懷銀纡紫胡作亂為講考膠泥交錢稷狐績效峻除姱服寬定宕梁虹浏覽笠澤翁毛毛蟲難駁攀今掉古偏伯樸刀跒跁人言藉藉橤橤三家村三穴善忘贍育生花妙筆嗜痂之癖石泥失悮霜拳司録司母戊方鼎肅順痛熱同文共軌屠牧秃奴蛙坎溫香渠文引誤筆無角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