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 漢 蘇武 、 李陵 的詩體。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體》:“以人而論,則有 蘇 李 體。”
蘇李體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種詩歌體裁,主要指向兩種不同解釋,但其主流含義如下:
蘇李體指中國文學史上托名西漢蘇武、李陵的五言古詩體式。這類詩收錄于《文選》和《古文苑》,共10餘首,内容多為贈答詩,被認為是早期五言詩的典範,但後世考證多認為實際創作于東漢桓帝、靈帝時期,屬無名氏作品。
少數資料将“蘇李體”誤釋為宋代蘇轼和李清照的文學風格,強調情感奔放與婉約并存。但此說法缺乏廣泛權威支持,可能與名稱相似性混淆有關。
蘇李體雖為僞托之作,卻對後世五言詩發展影響深遠,被曆代詩人視為古風典範,尤其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備受推崇。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文選》及嚴羽《滄浪詩話》等文獻。
蘇李體是中國古代文壇兩位偉大的詩人蘇轼和李清照的作品風格和創作方法的總稱。這個詞指的是他們的詩歌作品所展示的豪放隽永、深情抒懷的特點。
《蘇李體》的拆分部首是蘇的“艹”和李的“木”,它們都屬于“艹、木”的部首。拆分後的筆畫分别是4畫和4畫。
《蘇李體》這個詞的出處主要是基于蘇轼和李清照兩位詩人的作品創作風格的總結和歸納。
《蘇李體》這個詞的繁體字是「蘇李體」。
在古時候,蘇李體的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
這是蘇李體的經典例句之一:“人生幾度秋風雨,共譜一曲憂歡離合。”
蘇李體的組詞有:蘇李二人、李蘇詩風、蘇李詩集等。
蘇李體的近義詞有:俠士風格、豪放派等。
蘇李體的反義詞沒有固定的官方定義,但可以考慮是相對于蘇李體而言的其他詩體,如王安石的賦體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