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約的意思、閉約的詳細解釋
閉約的解釋
閉塞,不順暢。《荀子·非十二子》:“幽隱而無説,閉約而無解。” 楊倞 注:“謂其言幽隱閉結而不能自解説。”
詞語分解
- 閉的解釋 閉 (閉) ì 關,合:封閉。閉門。閉合。閉關鎖國。閉門思過。閉月羞花。 結束,停止:閉會。閉幕。閉市。 堵塞,不通:閉氣。閉塞(?)。 姓。 關合開睜 筆畫數:; 部首:門; 筆順編號:
- 約的解釋 約 (約) ē 繩子。 拘束,限制:約束。約法。制約。約定俗成。 共同議定的要遵守的條款:立約。條約。契約。 事先說定:約見。約會。 邀請:約請。約集。 節儉:節約。儉約。 簡要,簡單:由博返約。簡約
網絡擴展解釋
“閉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有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作為成語的含義
- 基本含義
指兩方或多方達成協議或約定,強調協議的封閉性和嚴肅性,不再接受外部幹涉或參與。
- 出處:源自《左傳·僖公十四年》“閉約于楚”,意為在楚國達成封閉性協議。
-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正式合作、外交協定等場合,例如“雙方閉約後,第三方不得幹預”。
二、作為普通詞語的含義
- 基本解釋
表示“閉塞、不順暢”,多用于描述事物或言辭的晦澀難解。
- 出處:出自《荀子·非十二子》“幽隱而無説,閉約而無解”,楊倞注:“謂其言幽隱閉結而不能自解説。”
- 近義詞:晦澀、阻滞;反義詞:通暢、明晰。
三、綜合辨析
- 語義差異:作為成語時側重“封閉性協議”,作為普通詞語則指“不通暢”,需結合上下文區分。
- 權威引用:兩類解釋分别源自《左傳》和《荀子》,均有古籍依據。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左傳》《荀子》相關章節,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閉約》的意思
《閉約》是一個常用詞彙,可以表示約定信或合同已經結束或不再有效。
拆分部首和筆畫
《閉約》的部首是“阝”,總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閉約》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交易和合同領域。當一項協議或合同終止時,人們會使用“閉約”來表示這一終止。
繁體
《閉約》的繁體字是「閉約」。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閉約》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古代文獻中一般以一種簡化的形式來表示這個詞彙。
例句
1. 合同已經到期,我們必須正式宣布《閉約》。
2. 由于雙方未能達成共識,他們決定互相《閉約》。
組詞
閉幕、閉關、閉合、閉嘴。
近義詞
取消、終止、解除。
反義詞
續約、延長、保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