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缥缃的意思、缥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缥缃的解釋

指書卷。缥,淡青色;缃,淺黃色。古時常用淡青、淺黃色的絲帛作書囊書衣,因以指代書卷。 南朝 梁 蕭統 《<文選>序》:“詞人才子,則名溢於縹囊;飛文染翰,則卷盈乎緗帙。” 元 關漢卿 《窦娥冤》楔子:“讀盡縹緗萬卷書,可憐貧殺 馬相如 。” 清 陳夢雷 《贈臬憲于公》詩:“縹緗雄麗藻,韋布富經綸。鵬奮摶豐翮,螭蟠起巨鱗。” 柯靈 《香雪海·春節書紅》:“規模宏大的東方圖書館毀于炮火,萬卷缥缃付之一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缥缃(piǎo xiāng)是漢語中一個富有文化意蘊的合成詞,特指古代用于包裹或制作書籍的兩種絲織品,後成為書籍的代稱。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詳細闡述:

一、本義解析

  1. 材質指代

    “缥”原指淡青色的絲帛,“缃”指淺黃色的絲帛。古人常用這兩種顔色的絲織品制作書衣(封面)或書囊,因其質地輕韌、利于保存卷軸。

    來源:《說文解字注》(段玉裁注):“缥,帛青白色也;缃,帛淺黃色也。”

  2. 功能演變

    漢代以降,“缥缃”因與典籍密切相關,逐漸從具體織物名稱轉化為書籍的雅稱。如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雲:“擺列着缥缃萬卷”,即以“缥缃”代指藏書。

    來源:《西廂記·第一本·楔子》(人民文學出版社校注本)。


二、文化象征

  1. 知識載體

    在傳統文化中,“缥缃”象征知識的傳承與文脈的延續。如清代葉昌熾《藏書紀事詩》以“缥缃聚散”描述典籍收藏史,凸顯其文化承載功能。

    來源:《藏書紀事詩·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2. 尊崇意涵

    古代宮廷藏書機構稱“缥缃庫”(見《宋史·藝文志》),彰顯書籍的尊貴地位。“缥帙缃函”等衍生詞亦用于形容精裝典籍。

    來源:《宋史·卷二百零二·藝文志》(中華書局标點本)。


三、現代釋義

現代詞典明确其雙重含義:


“缥缃”由具體織物名稱升華為中華書文化的象征符號,既體現古代書籍裝幀工藝,更承載着“文脈千載,缥缃留香”的精神内涵。

網絡擴展解釋

“缥缃”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piǎo xiāng,主要用于指代書卷或典籍。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來源與用法

3.文學意義

“缥缃”通過絲帛色彩代指書籍,是古代文人雅士對典籍的婉約表達,承載了文化傳承的象征意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等權威辭書。

别人正在浏覽...

白爐子包彈北顧北溪膊魚不祥人采捋翠帏褡連大顯神通大誅颠杪東葙旛兒方壺焚蕩高渾工用孤峯龜峰桂枝客嘉靖八才子近行金籝韭白空難狂攘懶慢老阿媽流瀁立業成家眇緜民和孽苗拍落托乞藏騎月雨乳台三告投杼三輪設佛聖鄉舍園世伯十眠九坐私坐算道桐圭童顔鶴發鍮銅推奬吐耀頑昧炜如誣劾無明夜香氛小房子校判西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