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頑昧的意思、頑昧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頑昧的解釋

猶頑昏。 唐 杜牧 《朱叔明授右武衛大将軍制》:“屢下詔書,誥誡深切,豈知頑昧,不可鐫琢。”《資治通鑒·唐則天後永昌元年》:“愚臣頑昧,初謂皆實。” 宋 晁補之 《北京學直舍對客》詩:“尚因呼乃覺,笑自謝頑昧。”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頑昧"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和部分方言中,其含義與現代常用詞彙有所不同。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核心詞義:愚昧無知,頑固不化 "頑昧"一詞由"頑"(頑固、愚鈍)和"昧"(昏暗、無知)組合而成,核心含義指人愚昧昏聩、頑固不化。例如:

二、古籍中的引申用法 在古代文獻中,"頑昧"有時也用于形容事物混沌未開的狀态:

三、方言中的特殊含義 在部分方言(如吳語區)中,"頑昧"保留了古義,用于責備他人不明事理或固執:

四、現代使用與辨析 現代漢語中"頑昧"已極少使用,其意義基本被"愚昧""頑固""糊塗"等詞替代。需注意與"頑冥"(形容極端頑固)的區别:"頑昧"側重無知導緻的固執,而"頑冥"更強調固執至不可理喻的程度。

權威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出版)"頑昧"詞條釋義。
  2. 《後漢書》(中華書局點校本)卷八十四《列女傳·曹世叔妻》。
  3. 《宋史》(中華書局點校本)卷一百三十二《樂志》。
  4. 《吳方言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5年)方言詞彙收錄。

網絡擴展解釋

“頑昧”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1. 基本釋義
    該詞由“頑”(愚鈍、頑固)和“昧”(昏暗、不明)組成,整體意為“頑昏”,即形容人愚昧頑固、不明事理的狀态。

  2. 文獻例證

    • 唐代杜牧在《朱叔明授右武衛大将軍制》中批評對方“豈知頑昧,不可镌琢”,指其頑固難以教化。
    • 宋代晁補之的詩句“笑自謝頑昧”以自嘲口吻表達對自身愚鈍的無奈。
    • 《資治通鑒》中記載“愚臣頑昧,初謂皆實”,用于臣子自謙思想不夠通達。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代文書或詩詞中,既可指責他人固執愚鈍(如杜牧例),也可用于自我調侃或謙辭(如晁補之例)。

提示: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漢語極少使用,常見于研究古典文獻或文學作品時。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可參考《資治通鑒》、杜牧文集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屋寒門冰解雲散伯倫七輩不皦不昧倉怳層颠常經插值法從姬恩靈風瓢蜂趨蟻附覆觞宮禁轟锽厚道黃天蕩晦藏檢正官教誡驕滿教墨交谒金石之交積食睽罛力攻麗目六識毛茶瞢瞢某者滂澤槃積固畜攀援袍罩兒頗頗鋪張浪費千古不朽棋高一着青城之禍劬瘠任算人外如登春台瑞車儒硎桑皮紙三國志灑塗善自處置寺寝綏旍停航王充完婚韋馱畏脅蝦虎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