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蛏幹的意思、蛏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蛏幹的解釋

曬幹的蛏肉。 黃侃 《蕲春語》:“蜃,蚌類,今 閩 中以田種之;形狹長,名曰蟶,味頗鮮美;亦可暴乾,謂之蟶乾。”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蛏幹(拼音:chēng gān)是蛏子的幹制品,由新鮮蛏肉經過去殼、煮熟、晾曬等工藝制成。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及相關信息:

1.基本定義

蛏幹是蛏肉的幹燥形态,主要成分為曬幹的蛏肉。蛏子屬瓣鰓類軟體動物,外形狹長,殼脆薄呈褐色,常見于沿海低潮區,我國福建、浙江等地為主要産地。

2.制作與産地

3.營養價值

蛏幹富含蛋白質、鈣、鐵、硒及維生素A等元素。每100克蛏幹約含蛋白質7.2克、鈣133毫克、鐵227毫克,熱量較低(200千焦),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點。

4.功效與作用

5.食用建議

蛏幹需泡發後烹饪,常用于煲湯、炒菜或煮粥。例如“蔥姜炒膏蟹”“絲蛏幹鍋”等菜肴中作為提鮮配料。但因其性寒,建議適量食用,脾胃虛寒者慎用。

總結

蛏幹結合了海鮮的鮮美與幹貨的便利性,既是傳統食材,也具藥食兩用價值。如需更全面的營養數據或菜譜,及中的具體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蛏幹是指一種食品,也叫做蛏子幹,多用于烹饪或制作菜肴。它是由蛏子貝類經過處理晾幹而得到的。 拆分部首和筆畫: 蛏字的部首是蟲,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蛏字最早見于《說文解字》中,原義為蛤蜊。後來由于使用習慣的改變,蛏字多用來指稱蛤蜊幹。 繁體: 蛏字的繁體字是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漢字中的蛏字寫作蚩。 例句: 1. 今天我們來做一道清炒蛏幹。 2. 奶奶常用蛏幹來調味菜肴,味道鮮美。 組詞: 蛏幹可以組成一些相關詞彙,例如蛏幹湯、蛏幹炒飯等。 近義詞: 蛏幹的近義詞是蛤蜊幹。 反義詞: 蛏幹的反義詞是新鮮蛤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