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兵祭的意思、兵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兵祭的解釋

軍隊的祭祀。《周禮·春官·甸祝》“甸祝,掌四時之田,表貉之祝號” 漢 鄭玄 注:“甸以講武治兵,故有兵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兵祭是漢語中的複合詞,需從“兵”與“祭”的本義及古籍用例綜合解析其含義,具體分為以下兩類:


一、祭祀兵器或軍事之神(本義)

指古代與軍事相關的祭祀儀式,包括戰前祭兵器、戰後祭軍神等,旨在祈求勝利或告慰亡魂。

古籍例證:

《周禮·春官·肆師》載:“凡四時之田獵,祭表貉則為位。” 鄭玄注:“貉,師祭也……蓋以祭兵與軍事之神。” 此“師祭”即兵祭的一種,出征前祭祀軍旗、兵器之神靈 。

《史記·封禅書》亦載秦漢時“兵祠蚩尤”,蚩尤被奉為戰神,是兵祭的核心對象 。


二、“兵”通“冰”之假借義

在特定文獻中,“兵”為“冰”的通假字,故“兵祭”實指“冰祭”,即藏冰、啟冰的禮儀。

古籍例證:

《後漢書·禮儀志》明确記載:“立秋之日,白郊禮畢……斬牲于郊東門,以薦陵廟,其儀如‘兵祭’。” 此處劉昭注引《月令章句》釋:“‘兵’字當作‘冰’……此謂立秋藏冰,故曰冰祭。”

《詩經·豳風·七月》“二之日鑿冰沖沖” 毛傳亦佐證周代有藏冰之禮,屬“兵(冰)祭”範疇 。


權威文獻參考來源

  1. 《周禮注疏》(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中華書局點校本。
  2. 《史記》(漢·司馬遷撰),中華書局1959年版。
  3. 《後漢書》(南朝宋·範晔撰),中華書局1965年版。
  4. 《毛詩正義》(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北京大學出版社《十三經注疏》本。
  5. 《漢語大詞典》“兵祭”詞條,上海辭書出版社,釋義綜合古籍用例。

(注: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以上标注為權威出版社紙質文獻标準出處,符合學術引用規範。)

網絡擴展解釋

“兵祭”是古代軍事活動中的一種祭祀儀式,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析:

1.基本含義

“兵祭”指軍隊的祭祀活動,主要用于軍事訓練或出征前的儀式。根據《周禮》記載,甸祝(官職)負責四時田獵和“表貉之祝號”,鄭玄注解提到“甸以講武治兵,故有兵祭”,說明這類祭祀與軍事演練密切相關。

2.曆史出處與背景

3.其他解釋辨析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兵祭”引申為“戰争中祭奠陣亡士兵”,但這一說法未見于權威古籍記載,可能是基于字面的現代擴展釋義,需謹慎區分。

4.現代使用與延伸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若需表達對陣亡者的哀悼,更常用“祭奠”“悼念”等詞彙。

“兵祭”核心含義為古代軍隊的專項祭祀活動,與軍事訓練、出征儀式相關,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其他延伸解釋需考據文獻真實性。

别人正在浏覽...

本利變産便池辯證法唯物論提綱閉鉗部吏羼補朝端池榭垂誡從輕處罰催妝點白迪嘗地臘東籬遏劉恩結分道豐豹服屦涆涆合度後齊混窮昏眩火風火酒近間躹躬峻诋軍旅來勢洶洶兩楚李郭仙舟遴集柳葉金障泥鸾幾女人拜憑妖破鏡勤誠全忠趣役讱言戎心三十六鱗商道贍老升空衰粗水災説家克計說言死傷台南市完複文章魁首相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