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攻盜的意思、攻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攻盜的解釋

攻擊搶奪。 漢 劉向 《說苑·指武》:“所謂誅之者,非為其晝則攻盜,暮則穿窬也,皆傾覆之徒也。”《資治通鑒·漢宣帝本始三年》:“ 匈奴 大虛弱,諸國覊屬者皆瓦解,攻盜不能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攻盜”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均有體現,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攻盜”指攻擊搶奪的行為,通常包含主動出擊(“攻”)與非法掠奪(“盜”)的雙重含義。例如,漢代劉向《說苑·指武》中提到:“所謂誅之者,非為其晝則攻盜,暮則穿窬也”,強調對破壞秩序者的讨伐。

二、結構解析

三、出處與例句

  1. 曆史文獻:《資治通鑒·漢宣帝本始三年》記載“匈奴大虛弱……攻盜不能理”,描述匈奴因衰弱無法控制屬國的劫掠行為。
  2. 現代用法:多用于古文或學術讨論,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四、用法說明

五、補充說明

需注意,“攻盜”并非現代常用詞彙,其使用場景多限于曆史或文學領域。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選用“搶劫”“掠奪”等更通用的詞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說苑》《資治通鑒》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攻盜的含義:

攻盜(gōng dào)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動詞的性質。它的含義是指運用武力、計謀或策略等方式去攻打或侵占他人的財物或領土。

拆分部首和筆畫:

攻盜的拆分部首是攴(攵 pū),它是表示與攻擊、進攻等相關的字的部首。

攻盜的總筆畫數為13畫。

來源和繁體:

攻盜源自于古代的漢字,它并沒有繁體字形,隻有簡體字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攻盜的寫法有所不同。攻的古代寫法中,攴部分寫得比較像人的手;而盜的古代寫法中,也與現在的寫法有所不同。

例句:

他們為了攻盜敵方的陣地,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計劃。

這個國家的邊境經常受到鄰國的攻盜。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突破攻盜、戰術攻盜、領地攻盜

近義詞:侵略、掠奪、掠奪、進攻

反義詞:保護、維護、和平、和諧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