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救焚的意思、救焚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救焚的解釋

見“ 救焚拯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救焚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由“救”與“焚”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撲滅火災,後引申為解救危難。以下從詞典釋義、語源、用法及文化内涵進行詳細解析:


一、字義溯源與基本釋義

  1. 字義拆解

    • 救:《說文解字》釋為“止也”,本義為阻止、終止災難(如“救火”)。
    • 焚:甲骨文象“火燒林木”之形,《說文》注“燒田也”,泛指焚燒、火災。

      合義:“救焚”即“撲滅烈火”,強調對突發災禍的緊急幹預。

  2. 權威詞典釋義

    • 《漢語大詞典》(第7卷,第128頁):

      “救焚:滅火;泛指解救危難。”

    • 《辭源》(修訂本):

      “救焚拯溺:謂救人于水火之中。焚,火災;溺,水災。”


二、引申義與文化内涵

  1. 比喻義:解救急難

    “救焚”常與“拯溺”(拯救溺水者)并用,構成成語“救焚拯溺”,比喻解救他人于極端危難之中。如《淮南子·兵略訓》:

    “救焚者不以杖,救鬥者不以戈。”

    意指救火無需棍棒,勸架無需兵器,強調方法須契合事态急迫性。

  2. 古代文獻用例

    • 《漢書·董仲舒傳》:

      “救焚而緻之薪,拯溺而投之石。”

      批評方法失當,反加劇危機,凸顯“救焚”需智慧與時效性。

    • 唐代李峤《谏建白馬坂大像疏》:

      “拯溺救焚,亟行寬大之典。”

      主張以仁政解救百姓疾苦。


三、現代應用與語義傳承

現代漢語中,“救焚”作為獨立詞彙已罕用,但以下形式仍具生命力:

  1. 成語沿用:

    “救焚拯溺”保留于書面語,喻指緊急救助(如政策、醫療等)。

  2. 文化符號:

    在災害管理、公益宣傳中,“救焚”精神被抽象為快速響應、人道援助的象征。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2. 《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修訂版)
  3.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 《淮南子》(中華書局,2012校注本)
  5. 《漢書》(中華書局,1962點校本)

(注:古籍類文獻無直接網絡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出版社紙質書或學術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救焚”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jiù fén,其核心含義是“救助焚燒之物”,比喻及時挽救危急之事。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來源與擴展

“救焚”常作為成語“救焚拯溺”的簡稱,後者出自漢代文獻,如王充《論衡·自紀》:“救火拯溺,義不得好。”。該成語強調救人于水火之中的急迫性,涵蓋火災、溺水等極端危難場景,後泛指對一切緊急情況的救助行為。


三、使用場景

  1. 現實危機:如救火、搶險救災等實際行動。
  2. 比喻義:形容解決社會、經濟、政治等領域的緊迫問題,例如“政府出台政策救焚于經濟危機”。
  3. 文學引用:古典詩詞中常見,如唐代權德輿《仲秋朝拜昭陵》中“撫運斯順人,救焚非逐鹿”。

四、近義與關聯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完整成語“救焚拯溺”的典故或例句,可參考古籍《論衡》或《舊唐書》。

别人正在浏覽...

頒付半夜保險燈镔芬抪擺不借參漏傳聲春牛圖歹心打誓吺哆翻筋鬥逢年過節負俗公主劀拭曷旦弘深花兒隳節火泉祭具精鍊酒戶巨德開率課農離恨天劉項龍趨淪斁馬步箭滿坐馬饩螟螣木呆溺死清铄寝衰瓊山期思人急偎親擅作威福生長素受權松煙所善逃寵桃花粥阗池頭撥亡破倇娈圍隨物極将返五是相銜曉霞妝燮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