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 朱遵度 的外號。 宋 葉廷珪 《海錄碎事·文學上》引《十國紀年》:“ 朱遵度 避 耶律德光 之召,挈妻孥攜書,雜商賈奔 楚 ,王待之甚薄,杜門卻掃。諸學士每為文章,先問古今首末於 遵度 ,時人號為‘幕府書廚’。”
“幕府書廚”是一個曆史人物外號,具體解釋如下:
詞語釋義
指遼代學者朱遵度的外號,源于其博學多識,常被文人視為典籍知識的權威來源。這一稱呼出自宋代葉廷珪《海錄碎事·文學上》。
背景典故
朱遵度為躲避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征召,攜家眷與藏書投奔楚地。盡管楚王未予重用,他仍閉門治學。當時學士撰寫文章前,必先向他請教古今典籍的要點,故時人贈其“幕府書廚”之稱。
詞語構成解析
權威來源
該詞在多部詞典中均有收錄,如《海錄碎事》《十國紀年》等,現代釋義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高權威性資料。
幕府書廚是一個由三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拆分部首和筆畫如下:
幕(幕字的拆分部首是巾,它的總筆畫數是3)
府(府字的拆分部首是廣,它的總筆畫數是5)
書(書字的拆分部首是一,它的總筆畫數是4)
幕府書廚的來源:幕府指的是曆史上日本的幕府政權,書廚則是指供奉書籍的場所。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幕府之下的書籍存放處,也可以指代幕府政權下的文化機構。
幕府書廚的繁體字為「幕府書廚」。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不斷的演變。幕字在篆書時期的寫法為「帀」,在隸書時期寫作「廣巾丨」;府字在篆書時期的寫法為「廠廣十口」,在隸書時期寫作「廠廣人一口」;書字在篆書時期的寫法為「卩」,在隸書時期寫作「一口之」。
例句:
1. 幕府書廚收藏了大量珍貴的古籍文獻。
2. 這座城市的幕府書廚成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
相關詞彙:
組詞:幕府、書館、藏書庫、文化機構
近義詞:藏書樓、圖書館、文庫
反義詞:廠府、廟廚、抵制書籍、文化封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