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箭竹的意思、箭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箭竹的解釋

竹的一種。高近丈,節間三尺,堅勁,可制箭。《晉書·文苑傳·伏滔》:“ 龍泉 之陂,良疇萬頃, 舒六 之貢,利盡蠻 越 ,金石皮革之具萃焉,苞木箭竹之族生焉。”《隋書·經籍志四》:“……訖于 有隋 ,四海一統,采 荊 南之杞梓,收 會稽 之箭竹,辭人才士,總萃京師。”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五·竹》:“勁者可以為戈刀箭矢,謂之矛竹、箭竹、筋竹、石麻。” 明 徐渭 《筠石篇》:“片石插寒塘,泠泠箭竹黃。”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箭竹(jiàn zhú)是漢語中的一個名詞,特指一類禾本科竹亞科的植物。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釋義進行說明,并參考權威資料進行解釋:


一、基本釋義

箭竹指多年生常綠竹類植物,稈高通常2-4米,節間細長而堅韌,因古代常被用作制作箭杆的材料而得名。其葉片狹長,地下莖為複軸型,多分布于中國亞熱帶山地,如四川、陝西、甘肅等地。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特征

    稈直立,直徑約1厘米,節間長15-30厘米,稈壁厚實;箨鞘(竹筍外殼)具褐色斑點,葉片披針形,長5-15厘米,寬0.5-1.2厘米。

    來源:《中國植物志》

  2. 分布與習性

    主要生長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林緣或灌叢中,耐寒性強,常見于秦嶺、岷山及橫斷山脈地區,是大熊貓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

    來源:《中國竹類圖志》


三、名稱由來與文化關聯

“箭竹”之名最早見于《山海經》,古稱“筱”(xiǎo)。因竹稈筆直、質地堅硬,自漢代起被選為箭矢材料,如《淮南子》載:“竹箭之有筠,猶松柏之有心。”後漸以功能定名。

來源:《漢語大詞典》《中國古代名物大典》


四、實用價值


五、權威文獻參考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箭竹,名詞,竹的一種,稈細長堅韌,可制箭杆。
  2. 《辭海》(第七版):箭竹屬(Fargesia)竹種統稱,分布于中國西部高原。
  3. 《中國高等植物圖鑒》:詳述箭竹屬形态分類及地理分布。

(注:因知識庫未提供實時網頁鍊接,此處引用紙質權威辭書及學術著作名稱,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學術平台查閱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箭竹是一種具有重要生态和經濟價值的竹類植物,其解釋可綜合如下:

1. 植物學特征
箭竹(學名:Fargesia spathacea)屬禾本科箭竹屬,通常為叢生或近散生,竿高可達3-6米,直徑約10毫米,幼時無白粉,節間較長(約三尺),質地堅硬。其嫩枝葉是大熊貓的主要食物來源之一。

2. 分布與生長環境
主要分布于中國四川、甘肅南部、湖北、雲南等地,生長于海拔1,000-3,000米的山地針葉林邊緣或林緣地帶。

3. 用途

4. 文化及生态意義
箭竹林是高山生态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為大熊貓提供栖息環境,其景觀特性(如雲霧林海中的箭竹叢)也常被文學、藝術描繪。

補充說明
不同文獻對箭竹高度的描述差異可能源于品種或生長條件不同,例如低海拔地區植株較矮,高海拔或適宜環境下可達6米。

别人正在浏覽...

白跖襃大崩號碧聳聳不礙事産嘏邨堡寸土貂尾扇鍛練鳳吟佛天負恩忘義膚公負韊俯視剛罫梗切卦理蝦蟆柝胡地徽華夾被艱拙踖然酒醅铠扞匡郭悃款亮濟犁轭溜亮録白迷戀磨厲以須沐巾女曲樸刀跷蹄辇腳求備染濫山砠水厓沈澹蛇豕受潮摔風水偃熟腳松蜜弢藏殄顇頹褫頽景亡徵烏腹無性纖芒宵遁笑悠悠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