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募征格 ”。募人從軍、殺敵的賞格。《魏書·敬宗紀》:“又班募格,收集忠勇。”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大統寺》:“ 孝昌 初,妖賊四侵,州郡失據,朝廷設募征格於堂之北,從戎者拜曠掖将軍、偏将軍、裨将軍。”《資治通鑒·梁武帝中大同元年》:“乃射募格於城中雲:‘能斬城主降者,拜太尉,封開國郡公,賞帛萬匹。’” 胡三省 注:“募格者,立賞格以募人。”
“募格”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含義與古代招募人才或士兵時設立的賞格相關,具體可從以下方面解釋:
部分網頁(如)将“募格”解釋為描述外貌的成語,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與原意混淆,建議以曆史語境下的定義為準。
募格是一個漢字詞,意思是集合、聚衆、招募等。它可以用來表示通過集合人員或招募人員來完成某項任務或達到某個目标的行為或過程。
募格的部首是力,筆畫數為12。
募格的來源是由古代漢字逐漸演變而來的。在繁體字中,募格的字形與簡體字相同。
根據古代漢字的寫法,募格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漢字寫法需要查證。
1. 為了完成這個項目,我們需要募格一些志願者。
2. 這個社團每年都會募格新成員。
募捐、募化、募款、募集等
招募、召集、集結等
解散、驅散、離散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