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舛缪的意思、舛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舛缪的解釋

見“ 舛謬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舛缪(chuǎn miù)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詞,由“舛”和“缪”二字組成,其核心含義指錯誤、謬誤或乖違,多用于書面語或學術語境。以下從字源、釋義、用法及權威引用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分解

  1. 舛(chuǎn)

    本義為“相違背”“錯亂”。《說文解字》釋:“舛,對卧也。從夊相背。”引申為違背常理、錯謬。例如《莊子·天下》中“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駁”即用此意。

    來源:《說文解字注》(清代段玉裁注本)。

  2. 缪(miù)

    此處讀作“miù”,通“謬”,意為錯誤、乖誤。《說文解字》載:“缪,枲之十絜也。一曰綢缪。”後假借為“謬”,表荒謬義。如《漢書·司馬遷傳》有“差以豪厘,謬以千裡”。

    來源:《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二、複合詞“舛缪”釋義


三、權威文獻引用

  1. 《漢語大詞典》:

    “舛缪:亦作‘舛謬’。謬誤;差錯。”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第7卷第156頁。

  2. 《辭源》(修訂本):

    “舛缪:錯誤,錯亂。舛,相背;缪,錯誤。”

    來源:《辭源》(商務印書館,2015)第3冊第245頁。

  3. 王力《古代漢語》:

    在論及古籍校勘時指出:“傳抄刊刻之舛缪,需以善本對校。”

    來源: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1999)校勘篇。


四、用法與例析


五、語言學補充

“缪”為多音字,此處讀“miù”,與“謬”通假。古漢語中“舛缪”常與“舛誤”“訛舛”互文見義,多見于考據學文獻。現代漢語中因書面性強,使用頻率較低,但學術寫作中仍具權威性。

參見:

網絡擴展解釋

“舛缪”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chuǎn miù,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言語或行為荒謬錯誤、前後矛盾,不符合邏輯或常理。例如,在曆史文獻中曾用于描述“造舛缪之說,開釁骨肉”,即用錯誤言論挑撥關系。

  2. 詞源與結構

    • “舛”意為矛盾、相背,“缪”通“謬”,表示錯誤。兩字組合強調“矛盾且錯誤”的雙重含義。
    • 該詞為左右結構的漢字組合。
  3. 同義詞與用法
    “舛缪”與“舛謬”通用,常見于書面語境,多用于批評邏輯混亂、言行不一的現象。

  4. 例句參考
    如明代文獻中:“協審官造舛缪之說,開釁骨肉”,指編造荒謬言論引發争端。

該詞強調錯誤與矛盾并存,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貶義色彩。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安靜白衣沒命軍步涉布述抄點蚩尤旗重犯龊茶當扆大衄達權第二産業發酒凡輩放潑肥羜吩咐扶護服藻貴征寒官荟蔚昏冉冉柬寄交露茭米節哀順變嗟乎局外之人列邦列功覆過淩凙領工賣大戶門閥撓頭内啟淺機謙亮喬素肉叉灑花喪邦山叫子神樞鬼藏實呸呸私茶松話綏旌亭院彤雲偷合取容吐逆橐戢違貶壝埒無德詳驚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