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落末的意思、落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落末的解釋

末後;最後。《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合同為一樣兩紙,後邊寫了年月日,下寫 張乘運 為頭,一連把在坐客人十來個寫去, 褚中穎 因自己執筆,寫了落末。”《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九:“在這閣兒上,是我家中落末一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落末"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語境理解。根據漢語詞典釋義及古籍用例,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一、指事物的末尾或終結階段

釋義:表示時間、空間或次序上的最後部分,強調結束或尾聲。

古籍例證:

敦煌變文《目連緣起》載:“貧道慈親不積善,魂魄飄零落末間。”此處“落末”指生命終結後的境地(據《敦煌變文集新書》卷四)。

《朱子語類》卷七十六:“如春是生物之始,至夏則長極,至秋則落末。”以季節更替喻事物由盛轉衰的終末階段。


二、形容人處境衰敗、潦倒

釋義:描述人因失勢、貧困而陷入困頓的狀态,含貶義。

古籍例證:

元雜劇《冤家債主》第二折:“往常我錦衣玉食,今日個落末的粗茶淡飯。”通過生活對比凸顯人物落魄境遇(見《全元戲曲》卷三)。

明代小說《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中:“家業凋零,一落末到底。”直指家道中落的衰敗結局。


三、補充說明

  1. 詞源演變:“落末”由“落”(衰敗、終結)與“末”(盡頭)複合而成,屬中古漢語口語詞,宋元後漸被“落魄”“末路”等替代。
  2. 現代使用:當代漢語中“落末”已消亡,僅存于方言或仿古文本。需注意與“落幕”(活動結束)、“落寞”(寂寞)等近音詞區分。

參考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

“落末”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釋義
    指末後、最後,常用于描述時間或順序上的末尾位置。例如:“某日家内設齋,落末有個遠方僧來投齋。”(出自《初刻拍案驚奇·卷三〇》)。

  2. 拼音與注音

    • 拼音:luò mò
    • 注音:ㄌㄨㄛˋ ㄇㄛˋ。
  3. 古籍用例
    該詞在明清小說中較為常見,如《初刻拍案驚奇》中出現兩次:

    • 卷一提到合同文書的落款,“褚中穎因自己執筆,寫了落末”;
    • 卷二九描述房屋結構,“在這閣兒上,是我家中落末一層”。
  4. 現代用法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作為方言或文學複古表達,常見于地方戲曲或仿古文本中。

  5. 近義詞擴展
    可替換為“末尾”“終了”“尾聲”等詞,但需注意語境適配性。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初刻拍案驚奇》相關章節。

别人正在浏覽...

辦給便賴徧谕逋流材館録粗風暴雨撮弄戴仁大陸坡電轉兒定息髣像婦家弗靡刮毛龜背罛師憨大衡道鬨騰緩貧寰縣護喪腳蹼穄米金聲玉服久懸不決軍資炕枕克然狼堠老頭皮郦道元李陵台流星十八跌面貌面聖鳥耘骈踬品月破卵傾巢破律乾構輕藐衢逵取民曲迂軟熟入井辱仕擅退邃沖蘇摩遮帑廥梯迳痛殺通質橢圜土中污濫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