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進退詭詐。《六韬·奇兵》:“長關遠候,暴疾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
“謬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側重,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謬遁(miù dùn)由“謬”(錯誤、荒謬)和“遁”(逃避、推托)組成,核心含義為通過錯誤的言辭或手段逃避責任或掩飾錯誤。例如在人際交往中,可能表現為用不合邏輯的借口推脫過錯。
在軍事或策略語境中,該詞可指進退詭詐的行為,即通過迷惑性手段達成目的。如《六韬·奇兵》提到“暴疾謬遁者,所以降城服邑也”,描述通過快速詭詐的進退戰術攻占城池。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如《六韬》原文),可參考相關曆史文獻或權威詞典。
謬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以虛假或錯誤的借口逃避責任或推脫責任,常常指搪塞或推诿。
謬遁的拆分部首是言,并且它有13個筆畫。
謬遁是由“謬”和“遁”兩個漢字組成。其中,“謬”有錯誤、錯誤的、荒謬的意思,而“遁”有逃避、逃離的意思。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形容逃避責任或推脫責任的行為。
謬遁的繁體字是「謬遁」。
在古代漢字中,謬遁的寫法有所不同。以《說文解字》為例,謬的古寫為“䣞”,遁的古寫為“䢊”。這些古代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
他總是用各種謬遁的理由來推脫自己應盡的責任。
組詞:謬論、推遁、遁辭。
近義詞:循環推诿、借口搪塞、敷衍塞責。
反義詞:真誠承擔、勇于負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