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垂絲的意思、垂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垂絲的解釋

(1).下垂的絲狀枝條。多指柳條。 唐 李白 《侍從宜春苑奉诏賦龍池柳色初青聽新莺百啭歌》:“垂絲百尺掛雕楹,上有好鳥相和鳴。”

(2).指如絲的枝條下垂。 前蜀 李珣 《漁歌子》詞:“柳垂絲,花滿樹。”

(3).白發下垂。 唐 李紳 《發壽陽分司勅到又遇新正感懷書事》詩:“休為建隼臨 淝 守,轉作垂絲入 洛 人。” 唐 白居易 《白鹭》詩:“人生四十未全衰,我為愁多白髮垂。何故水邊雙白鷺,無愁頭上亦垂絲?”

(4).指垂絲海棠。 宋 張元幹 《念奴嬌·丁卯上巳燕集葉尚書蕊香堂賞海棠即席賦之》詞:“燒燭呈妝,傳杯繞檻,莫放春歸去。垂絲無語,見人渾似羞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垂絲”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下垂的絲狀枝條
    多指柳條等植物細長柔軟的枝條下垂形态。例如唐代李白詩句“垂絲百尺挂雕楹”,以及前蜀李珣詞中“柳垂絲,花滿樹”的描寫。

  2. 如絲的枝條自然下垂
    形容枝條細長柔美,呈現絲狀垂落的狀态,常見于古典詩詞中對自然景物的描繪。


二、引申含義

  1. 白發下垂
    借指人年老時白發披散的狀态。如唐代李紳詩句“轉作垂絲入洛人”,白居易詩中也用“無愁頭上亦垂絲”暗喻白發。

  2. 植物名稱
    指“垂絲海棠”,一種枝條細長下垂的海棠品種。例如“垂絲海棠群怡倒懸”的描寫。


三、其他用法

  1. 成語中的特殊含義
    在少數語境中,“垂絲”可形容頭發或胡須雜亂垂落的狀态,但此用法較為少見。

“垂絲”的核心意象與“下垂的絲狀物”相關,既可指自然景物(如柳條、海棠),也可喻指人的衰老狀态。其詩意表達在古典文學中尤為常見。若需更詳細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垂絲(chuí sī)一詞是指植物的莖、葉或果實等部分所長出的細長而柔軟的絲狀物。該詞的拆分部首為"絲"和"口",其中"絲"表示絲狀物,"口"表示詞的音義。拆分出來的部首表示了該詞的構造和意義。 《垂絲》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最早見于《莊子·秋水》一篇,用以描述柳樹的特征。在繁體字書寫中,垂絲的字形與簡體字保持一緻。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垂絲并沒有這個具體的字形,但可以通過組合相應的部首和筆畫來表示其意義。比如,可以使用具有"絲"部首的字來表示絲狀物,比如"纜"、"綢"等字。 以下是垂絲的一些例句: 1. 樹葉上垂絲落露,如同銀絲垂湧。 2. 悠閑地坐在河邊,看着垂絲的柳樹,心情變得甯靜而悠然。 3. 他穿過熱帶雨林,看到了垂絲挂落的藤本植物。 與垂絲相關的詞語包括: 1. 懸垂:表示物體垂直向下懸挂。 2. 杞人憂天:比喻沒有根據的瞎猜或杞人憂天的擔心。 關于垂絲的反義詞,由于垂絲一詞表示的是植物長出來的細長柔軟物,反義詞并沒有明确的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