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並舉的意思、並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並舉的解釋

1.相互薦舉。《楚辭·離騷》:“世并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王逸 注:“相與朋黨,并相薦舉。”

2.同時薦舉。《漢書·宣帝紀》:“唯恐羞先帝聖德,故并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

3.同時列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麗辭》:“事對者,并舉人驗者也。” 清 周中孚 《鄭堂劄記》卷二:“因知《招魂》乃 原 作也。若屬 宋玉 所作, 史公 必不與諸篇并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並舉”(現簡體寫作“并舉”)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含義:

  1. 相互薦舉
    指古代通過互相推薦形成朋黨的行為。如《楚辭·離騷》中“世並舉而好朋兮”,王逸注解為“相與朋黨,並相薦舉”。此義項強調群體間的利益性推舉。

  2. 同時薦舉
    指同時選拔或任用多人。例如《漢書·宣帝紀》記載“故並舉賢良方正以親萬姓”,體現古代人才選拔制度中同時推舉多人的做法。

  3. 同時列舉
    用于文辭或論述中并列提出事物。南朝劉勰《文心雕龍·麗辭》提到“事對者,并舉人驗者也”,指通過并列事例論證觀點。

  4. 現代引申義:同時進行
    現代語境中擴展為“兩種或多種事物共同發展”,如“工業化與環境保護并舉”。此用法多見于政策或規劃類文本,強調協調性。


補充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标題:《並舉》的意思、部首、筆畫和來源 段落1(h2):《並舉》的意思

《並舉》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同時提起并加以比較”或“一并提出或列舉”。它可以用來描述在比較或列舉事物時同時提及并進行對比或排列的行為。

段落2(h2):部首和筆畫

《並舉》的部首是「立」。它一共有13個筆畫。

段落3(h2):來源和繁體

《並舉》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文字演變過程。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是「並舉」。

段落4(h2):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並舉」這個詞的寫法有所不同。在古代的金文、篆文和隸書等字體中,它的形狀和現代略有差異。

段落5(h2):例句

1. 在這次研究中,我們並舉了多個國家的數據作為參考。

2. 並舉幾個不同的觀點,我們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這個問題。

段落6(h2):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並列、並列成、並置、並行等。

近義詞:并列、并舉。

反義詞:分割、分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