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真經的意思、三真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真經的解釋

《老子》又稱《道德真經》,《莊子》又稱《南華真經》,《列子》又稱《沖虛真經》,合稱三真經。後道教奉為主要經典。 唐 劉禹錫 《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未幾,復以能通《道德》、《南華》、《沖虛》三真經進 盩厔 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真經”是道教經典術語,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三真經指三部道家經典合稱:

  1. 《道德真經》:即《老子》,由老子所著,核心為“道法自然”。
  2. 《南華真經》:即《莊子》,莊子所著,主張逍遙無為。
  3. 《沖虛真經》:即《列子》,列子所著,強調虛靜沖和。

二、曆史地位

唐代起被道教奉為核心經典,如劉禹錫《代郡開國公王氏先廟碑》記載,通曉三真經者可獲官職推薦。

三、引申含義

作為成語時,“三真經”可泛指某一領域的基礎原理或真理,如“管理三真經”等比喻用法。

四、注意區分

需避免與“三真”(宋代名臣稱號)混淆,後者指曆史人物而非經典。

以上内容綜合了道教經典定義、曆史文獻記載及引申用法,主要來源包括滬江詞典、漢典等權威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真經》的意義

《三真經》指的是三本體系完備、内容豐富的經典著作。它代表了某一學科或領域的核心教義和理論體系。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真經」的部首分别是「三」和「」真經」。部首「三」表示數量,「」真經」表示内容的核心。

根據《康熙字典》,「三」的傳統寫法為「」,拆分為「一」、「丨」和「丶」,共有3個筆畫。而「」真經」的傳統寫法為「」,拆分為「|」和「」,共有2個筆畫。

來源與繁體

「三真經」一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經典《周禮·樂書》中,後成為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概念。

在繁體字中,「三真經」的寫法并沒有顯著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三真經」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根據不同朝代、不同書法家的書寫特點,其字形可能會有細微的變化。

例句

1. 學習《三真經》,有助于深入理解這一領域的核心理論。

2. 他已經閱讀了《三真經》,對這門學科有深入的認識。

3. 這三本教材構成了該專業的《三真經》。

組詞

三經:指《易經》,《尚書》,《詩經》這三部經典。

真理:指的是真實、客觀存在的事物。

經典:指被廣泛傳播和推崇的經文著作。

近義詞

核心教義、主要理論、基礎原則。

反義詞

次要理論、次要教義、輔助原則。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