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說中水怪名。《周禮·秋官·壺涿氏》“若欲殺其神,則以牡橭午貫象齒而沉之,則其神死,淵為陵” 漢 鄭玄 注:“神,謂水神龍罔象。” 孫诒讓 正義:“注雲:‘神,謂水神龍罔象’者,《國語·魯語》, 仲尼 曰‘水之怪曰龍罔象’ 韋 注雲:‘龍,神獸也。或曰罔象,食人,一名沐腫。’《淮南子·氾論訓》‘水生罔象’, 高 注雲:‘罔象,水之精也。’”
“龍罔象”是中國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神話生物,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龍罔象”是傳說中的水怪名,最早見于《周禮·秋官·壺涿氏》和《國語·魯語》。據漢代鄭玄注解,“龍罔象”為水神或水怪,與“罔象”(又稱“魍象”)相關,後者在《國語》中被描述為“食人”的怪物。其名稱可能由“龍”與“罔象”組合而成,前者象征神獸,後者為水怪名。
部分現代詞典(如查字典、業百科)将其引申為成語,解釋為“形容事物規模龐大、超乎尋常”,并拆分“龍”“罔”“象”三字分别象征權勢、莊嚴與形态。但這一用法缺乏傳統文獻支持,可能為現代衍生或誤讀,需謹慎對待。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國語》原文及漢代注疏。
《龍罔象》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嚴肅、莊重、恢宏。它形容事物的氣勢、威嚴。這個詞常用于形容山勢、建築物、氣勢磅礴的盛況等。
《龍罔象》的部首是龍,總筆畫數為17畫。
《龍罔象》一詞來自于古代典籍《易經》中的《乾卦》第二十五爻辭。乾卦又稱為“乾為天”,乾象征天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龍罔象”是以「龍罔象」的形式表示。
在古代,漢字《龍罔象》的寫法較為複雜,如下所示:
龍 - 龍
罔 - 罒
象 - 象
1. 這座宮殿的建築氣勢恢宏,堪稱一座《龍罔象》之作。
2. 展覽上的藝術品精美絕倫,每一幅作品都散發着《龍罔象》的美感。
3. 這部電影的場面十分宏大,《龍罔象》的視覺效果讓人震撼。
1. 龍騰虎躍
2. 罔盈懇切
3. 象征
1. 壯麗
2. 雄偉
3. 雄壯
1. 清淡
2. 平凡
3. 簡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