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安土的意思、安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安土的解釋

(1).安居本土。《禮記·哀公問》:“不能安土,不能樂天。” 鄭玄 注:“不能安土,動移失業也。”《漢書·食貨志上》:“百姓安土,歲數豐穰。” 晉 潘嶽 《西征賦》:“矧匹夫之安土,邈投身於 鎬京 。猶犬馬之戀主,竊託慕於闕庭。”

(2).使地方安定。《史記·秦始皇本紀》:“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罷,以令大國之君,不患不得意於海内。”

(3).安樂的地方。 南朝 梁 沉約 《郊居賦》:“違危邦而窘驚,訪安土而移即。” 明 李寅 《恒雨歎》詩:“橫索官符歲歲來,東南未可稱安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安土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三層含義:


一、基礎釋義

指安居本土或使土地安定。《漢語大詞典》釋為:"安居本土;使土地安定"(來源:《漢語大詞典》第3卷,第1162頁)。例如:

"安土重遷"(ān tǔ zhòng qiān)

意為安于故土生活,不願輕易遷移(《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二、哲學與文化内涵

源于《周易·系辭上》的宇宙觀:

"安土敦乎仁,故能愛。"

指萬物順應土地自然生長,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來源:《周易譯注》,中華書局)。儒家引申為順應環境、修養仁德的處世哲學。


三、現代延伸義

在生态語境中,衍生為土地可持續利用理念,如:

"安土不耗"——保護土壤資源,避免過度開發(《環境科學大辭典》)。


權威文獻參考

  1.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2.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七版)
  3. 《周易·系辭傳》(中華書局校注本)
  4.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
  5. 《中國哲學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安土”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安居本土
    指人們安定地生活在家鄉,不輕易遷徙。這一含義源自《禮記·哀公問》的“不能安土,不能樂天”,強調對故土的依戀和追求穩定生活。例如《漢書·食貨志》提到“百姓安土,歲數豐穰”,描述農耕社會百姓安定務農的景象。

  2. 使地方安定
    指通過治理使某地區恢複和平與秩序。如《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安土息民,以待其敝”,體現統治者通過休養生息政策實現社會穩定。

  3. 安樂的地方
    引申為和平、適宜居住的環境。南朝梁沈約在《郊居賦》中以“訪安土而移即”表達對理想居所的向往。


二、擴展意義


三、相關詞彙


四、權威文獻參考

建議進一步查閱《禮記》《漢書》等典籍,或訪問漢典、滬江詞典等線上工具獲取詳細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阿姊百封白頭新傍眼爆烈被爐避瓜防李不速之客常經承教初賽旦雲倒茄法化分肥鳳凰饑府牌幹止高情遠韻诟谇謠诼貫序估人恒固槐壤花魁狐白裘回天轉地将愛講理椒萼九邊酷郁儡亡廉寸吏才龍躍鴻矯爐齡緑碧棉滾滾木孫納揆秋風客丘山之功三門幹部社燕食肆手令水色屬禽算盤子兒素封讨租托偶婉畫溫尋無德無所不備瞎缸獻饋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