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久不變。 明 李東陽 《董公墓志銘》:“老益強力,而性行恆固,量度優遠。”
“恒固”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持久不變,形容事物或品性長期穩定、不易動搖。該詞多用于描述性格、德行或狀态的延續性。
2. 引證出處
最早見于明代李東陽的《董公墓志銘》:“老益強力,而性行恒固,量度優遠。”此句意為:年老後愈發強健,性情與操守始終堅定,氣度深遠。
3. 詞性與結構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5. 應用與延伸
多用于書面語境,可形容人的品格(如“性行恒固”),也可描述自然或社會現象的穩定性。網絡釋義中強調其“持久不變”的核心含義。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具體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恒固》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長久穩定、不變的意思。通常用來形容事物或情況的持久性和穩定性。
《恒固》的拆分為 「恒」和「固」。 「恒」是由「亻」和「艸」組成,它的部首為「亻」,總共有9畫。「固」的部首是「囗」,它的字形沒有部首,總共有8畫。
《恒固》是一個漢字詞語,其來源于古代漢族文化和語言。它主要用來形容持久不變的事物和狀态,表達了對長期穩定的渴望和追求。
《恒固》的繁體字為「恆固」。繁體字在部分地區或文化中仍然被廣泛使用。
在古時候,「恒固」這個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比略有不同。具體寫法如下:
恆:心旁加一個「牛」字旁
固:口旁加一個「裡」字旁
1. 他的友誼很恒固,我們可以始終依靠他。
2. 隻有通過恒固的努力,我們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标。
1. 恒久:長久不變的。
2. 固定:穩定不變的。
3. 恒心:堅定不移的意志。
1. 堅定:意志堅強、不動搖。
2. 持久:時間長久、不易消失。
3. 穩定:不變、不搖動。
1. 變幻:多變、不穩定。
2. 短暫:時間短、不持久。
3. 不固:不穩定、易變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