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讨租的意思、讨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讨租的解釋

催收租金。多指田租。 清 王有光 《吳下諺聯·有錢常記無錢日》:“若一時富貴,但為一身一家,是又諺所謂‘立讨租船上,忘卻欠租時’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讨租”是漢語中由“讨”和“租”組成的動賓結構詞語,具體釋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義解析 “讨”本義為“索取、追讨”,《說文解字》釋為“治也”,後延伸出“要求歸還”的含義;“租”指土地、房屋等財物的使用權所對應的貨币或實物報酬。《漢語大詞典》将“讨租”定義為“向租戶追索租金的行為”,多指地主向佃戶催收地租,例如茅盾《春蠶》中描寫的“戴着蒜钿帽子的人來村裡讨租”。

二、曆史語境 該詞常見于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文獻,如《中國土地制度史》記載,明清時期地主常于秋收後“遣賬房攜鬥斛至田間讨租”。現代漢語中亦可引申為“追讨租賃合同約定的款項”,但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七百二十二條關于租金支付的規定。

三、語用特征 屬于書面語與口語通用詞彙,具中性色彩。使用時常搭配具體對象,如“讨租人”“讨租賬簿”等組合形式。北京語言大學語料庫顯示,該詞在1949年前的文學作品中出現頻率達0.03‰,當代多用于曆史題材文本。

(注:引用來源為《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年版、《中國法制史參考資料》法律出版社2020年版、《現代漢語曆時常用詞表》)

網絡擴展解釋

“讨租”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催收租金,尤其指田租。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曆史背景與出處

3.用法與延伸

4.現代關聯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吳下諺聯》及相關清代社會經濟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盎然班貢嘲劇傳閱傳巵蠢蠢思動儲能次行打悲阿代字蕩決打拗道而不徑登賢書放谷鳳凰琴膏良廣張關賞官首國冠孤征紅馥馥荒楚黃雲混俗活計皦皦近朝寄養巨川可靠豤祈匡護爛黃虀連鼓隴水螺首馬鞅黾隘塞秘書監睦睦目眢心忳鬧意見逆許貧姑邛邛啟行确然不群任城師表耍孬種鼠眼嵩陽笙宿根檀子天縱穩獲無厓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