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敏卲 ”。謂才識敏捷美善。 宋 秦觀 《代賀提刑啟》:“器識深宏,材猷敏卲。”
“敏劭”是一個漢語詞彙,讀作mǐn shào,主要用于形容人的才識敏捷、品德或才能出衆。以下是詳細解釋:
“敏劭”由“敏”和“劭”兩字組成:
“劭”字單獨使用時,也有“勸勉”之意(如“劭農”),但“敏劭”更側重“優秀”的引申義。若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詞典。
敏劭(mǐn shào)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個人聰明、才智出衆、學識淵博。這個詞常用于形容人的智慧和才能。
敏(mǐn)的部首是敏字底部的“耳”字旁,敏字共有10個筆畫。
劭(shào)的部首是勸字的“力”字旁,劭字共有7個筆畫。
敏劭這個詞來源于古代儒家經典《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以不繼父母之誨,以儉、以敬、以恭。”其中的“以敬、以恭”一文中的“以敬”就是指“以敏劭”,即要以聰明智慧的态度來行事。
在繁體字中,敏字保持不變,劭字的“力”字旁多了一個橫畫,變為“勺”。
古時候寫敏劭字通常結構相同,隻是字形稍有差異。敏字的右上方為“㐇”旁,劭字的右上方為“叒”旁。
1. 他聰明過人,懂得許多知識,真是敏劭之才。
2. 她在學術研究方面有很高造詣,是一位敏劭的學者。
3. 他憑借自己的敏劭,成功解決了這個複雜的問題。
敏銳、聰敏、英敏、才劭、博學多才、才華橫溢
聰明、機敏、智慧
愚笨、遲鈍、無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