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繼室的意思、繼室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繼室的解釋

[second wife] 指元配死後續娶的妻子

詳細解釋

(1).古代諸侯的夫人稱元妃,元妃死後,次妃代理内事,叫“繼室”。《左傳·隱公元年》:“ 惠公 元妃 孟子 。 孟子 卒,繼室以 聲子 。”

(2).後世凡正室亡故,侍妾扶正,亦稱繼室。 宋 張齊賢 《洛陽搢紳舊聞記·張相夫人始否終泰》:“ 張相 共獲婦女十餘人,獨寵待士子之妻深厚。數歲, 張 之正室亡,遂以士子之妻為繼室。” 清 嚴有禧 《漱華隨筆·封繼妻》:“ 蘇 廣陵 人,本 貴溪 妾,以嬖立為繼室。”

(3).續娶;續娶之妻。 宋 葉適 《張令人墓志銘》:“新有田五畝,夫之伯氏鰥也,将繼室,而不得具禮,夫人曰:‘鬻此田耳。’”《水浒傳》第九八回:“那 仇申 頗有家資,年已五旬,尚無子嗣,又值喪偶,續娶 平遙縣 宋有烈 女兒為繼室。” 李廣田 《金壇子》:“老紳士的夫人早已去世,為了看守家裡的財産,老紳士還特地娶了一個繼室。”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繼室是漢語中表示婚姻關系的傳統稱謂,指男子在原配妻子去世或離異後,後續迎娶的正妻。其詞義包含禮法制度、宗族倫理雙重屬性,需結合曆史文化背景理解。

一、詞源解析

該詞最早見于《禮記·昏義》中“繼室以明嫡庶”,指延續宗法制度下嫡長子繼承制的婚姻形式。東漢鄭玄注疏強調“繼室雖續娶,仍屬正嫡”,體現古代宗族對正妻地位的嚴格界定。

二、傳統用法

《漢語大詞典》定義為“續娶之妻”,強調與原配同屬“三書六禮”明媒正娶範疇。清代《清史稿·後妃傳》記載乾隆帝繼後那拉氏“以繼室入主中宮”,顯示該詞在官方文書中的規範性使用。

三、現代語義擴展

《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補充說明:“現代也用于非正式語境代指再婚配偶”,詞義從宗法術語演變為社會通用詞彙。但法律術語中已統一采用“再婚”表述。

四、社會文化背景

據《中國婚姻史》研究,繼室制度與古代“七出三不去”律令直接相關,确保家族財産繼承與祭祀延續。現代社會學研究指出,該詞仍隱含與原配比較的倫理語境,區别于“續弦”的口語化表達。

網絡擴展解釋

“繼室”是中國古代婚姻制度中的術語,其含義在不同曆史時期和社會階層中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繼室指原配妻子(正室)去世或離異後,男子續娶的妻子。其核心特征包括:

  1. 續娶性質:與原配形成時間順序差異,屬于“後妻”範疇。
  2. 地位雙重性:
    • 法律層面:繼室屬于正妻,所生子女為嫡子。
    • 實際地位:通常低于原配,尤其在家族繼承權排序中,原配嫡子優先于繼室嫡子。

二、曆史演變

  1. 先秦諸侯制:最初特指諸侯元妃(正妻)去世後,由次妃代理内務的稱謂,此時繼室尚未獲得正式名分。
  2. 後世擴展:
    • 包含侍妾扶正:如《洛陽搢紳舊聞記》記載妾室被扶正為繼室的案例。
    • 涵蓋平民階層:從貴族專屬稱謂逐漸泛化為民間續娶的統稱。

三、與相關概念對比

概念 區别點 來源依據
填房 特指續娶未婚女性或寡婦 、10
妾室 始終為側室,需扶正才成繼室 、4、8

四、社會背景

  1. 經濟因素:續娶常涉及財産繼承與家族聯姻,如提到張相為扶正妾室需變賣田産。
  2. 倫理規範:儒家禮制強調“繼室不稱夫人”,反映等級差異。

五、典型用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記載或地域性差異,可查閱《左傳疏》《洛陽搢紳舊聞記》等古籍,或參考、4等來源的擴展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

傲不可長百指暴庫标點鄙謬彩燕撤走垂白倒驢不倒架吊形吊影抵犯頂趾犢鼻騧犢廬反戈一擊剛大趕上高親關肅霜挂瓢古典文學過辱豪華讙動黃房回溪阪鹘軍戒約炯心料鬼利祿靈隱樓船将軍霾風迷盹命趾噴子竅穴親丁青海骢輕齎綱侵誣全丁三岔路繕寫實地四寸珠司傅天呀推按腿胯駝背蟲尾骨甕中捉鼈相對濕度相窺筱骖衺惡西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