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蒙族的意思、蒙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蒙族的解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蒙族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蒙族”是“蒙古族”的簡稱,屬于中國56個少數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資料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蒙族即蒙古族,其名稱最早見于唐代史書《舊唐書》,稱為“蒙兀室韋”。蒙古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擁有傳統文字“回鹘式蒙古文”,現主要分布于中國内蒙古、遼甯、吉林等省區,以及蒙古國全境,全球總人口約1200萬(中國境内約630萬)。

二、曆史溯源

  1. 起源: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與東胡、鮮卑、契丹等北方民族有淵源關系。
  2. 統一與發展:13世紀初,鐵木真(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草原各部,建立大蒙古國,開啟了蒙古族的獨立民族曆史。
  3. 鼎盛時期:成吉思汗及其後裔建立的蒙古帝國橫跨歐亞,元朝(1271-1368年)成為中國曆史上首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三、文化特征

  1. 遊牧傳統:以畜牧業為主,傳統住屋為蒙古包,生活方式與草原生态緊密相關。
  2. 宗教信仰:早期信奉薩滿教,16世紀後藏傳佛教成為主要宗教。
  3. 特色習俗:保留祭敖包、那達慕大會(含摔跤、賽馬、射箭“男兒三藝”)等傳統活動。

四、語言與文字

蒙古語分為内蒙古、衛拉特、巴爾虎-布裡亞特三大方言,現行蒙古文以回鹘字母為基礎演變而來。中國于1947年設立内蒙古自治區,為蒙古族文化保護和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網絡擴展解釋二

《蒙族》這個詞的意思

《蒙族》是指居住在中國内蒙古地區和蒙古國等地的一個民族。他們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以牧業為主要經濟來源。

《蒙族》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蒙族》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草字頭,總筆畫數為13畫。

《蒙族》的來源

《蒙族》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書·地理志》中,描述了蒙古地區的人群。

《蒙族》的繁體

《蒙族》的繁體字為「蒙族」。

《蒙族》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中的「蒙」字常被寫為「朦」、「濛」或「矇」,表示模糊、不明朗的意思。

《蒙族》的例句

1. 他的祖先是一位蒙族牧民,幾代人都以畜牧業為生。

2. 蒙族民間文化豐富多樣,馬頭琴是他們的傳統樂器之一。

3. 内蒙古是蒙族人的主要聚居地。

《蒙族》的組詞

蒙族人、蒙族文化、蒙族傳統、蒙族音樂、蒙族曆史等。

《蒙族》的近義詞

*********、蒙古人。

《蒙族》的反義詞

其他民族、漢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