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官名。遠古傳說 黃帝 時夏官為缙雲,并以為族氏。 唐 代以缙雲為兵部之别稱。《左傳·文公十八年》:“ 縉雲氏 有不才子。” 杜預 注:“縉雲, 黃帝 時官名。”《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黃帝 雲師雲名” 顔師古 注引 漢 應劭 曰:“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 唐 張說 《中書令逍遙公墓志銘》:“以某忝縉雲之舊僚……見託銘誌。” 唐 張說 《嶽州宴别潭州王熊》詩之二:“縉雲連省閣,溝水遽西東。”
(2).山名。在 浙江省 缙雲縣 境。又名 仙都山 。傳為 黃帝 時 缙雲氏 封地。
(3).縣名。 唐 置。自 括蒼 及 永康 兩縣析出。 明 清 皆屬 浙江省 處州府 。今仍名 缙雲 ,縣治在 五雲鎮 。
“缙雲”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可從曆史、地理、文化等多個角度展開:
如需更完整的曆史文獻或地理信息,可參考《左傳》《漢書》等典籍,或查閱浙江省地方志。
缙雲(jìn yún),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飛行物高高在上的樣子。 指飛行物比如鳥兒、雲朵等高高懸浮在空中的情景。
缙雲的部首是缶(fǒu),其筆畫數為16畫。
缙雲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小雅·缙雲》中,詩中描繪了一種高高在上的飛行物的景象。之後逐漸演變成一個形容詞,用來形容高懸在空中的事物。
缙雲的繁體字為縉雲。
在古代漢字中,缙雲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有些古籍中将缙雲的“雲”字寫作“雲”,但其意義和用法與現代漢字相同。
1. 那隻鳥在天空中飛翔,猶如一道缙雲,美麗極了。
2. 雲朵如缙雲一般高懸在山間,景色宜人。
1. 缙雲飛翔:形容飛行物在空中高高懸浮的景象。
2. 缙雲之交:比喻深厚的友誼。
1. 雲卷雲舒:形容雲朵的變化很快,猶如卷曲和舒展。
2. 雲霞飛舞:形容霞光和雲彩在空中翻騰飛舞的景象。
1. 掉雲散霞:形容雲朵散開,霞光消散的景象。
2. 霧裡看花:比喻看事物時模糊不清。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