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佳妙非同時人所能及。
“妙絶時人”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解釋如下:
指詩文書畫等作品的精妙程度超越同時代所有人,強調藝術或文學創作在當時無人能及。
注音為miào jué shí rén(部分網頁注音有誤,需以權威來源為準)。
字詞解析
曆史出處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世說新語》原文。
《妙絶時人》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在某個時代出類拔萃、超越常人的人物。這個成語形容這個人在某個時期内,才華出衆、與衆不同,具有非凡的才能和智慧。
《妙絶時人》這個成語的拆分部首是“女”和“糸”,其中“女”為左邊的部首,表示女性;“糸”為右邊的部首,表示與線相關的意思。這個成語的總筆畫數為14畫。
《妙絶時人》一詞源于《老子·德經·第59章》:“吾史言于泰山,吾懷其奇師。飲之則強壯,服之則迅速,長蛇之門,是謂妙絕。出入無形,迎難若易,因物長短,發鬓如絲。”其中的“妙絕”一詞形容為出衆非凡之意。
《妙絶時人》的繁體寫法是“妙絕時人”,保留了原漢字的意思,不同的是使用了更複雜的字形。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妙絶時人》在古代的寫法是“妙絕時人”,字形更加簡單,沒有繁體字中複雜的筆畫和結構。
1. 他在音樂界被譽為妙絶時人,無人可及。
2. 這位畫家的作品創新獨特,堪稱是妙絶時人。
1. 超凡絕世
2. 才思過人
3. 一代宗師
1. 不凡人物
2. 卓越人才
3. 出塵之才
1. 平庸之人
2. 庸才
3. 平凡無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