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 清 蔣士铨 《臨川夢·提綱》:“鐵闆銅絃隨手弄, 婁江 有個人知重。” 邵海清 校注:“ 俞文豹 《吹劍續録》:‘ 東坡 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 柳 ( 柳永 )詞如何?”對曰:“ 柳郎中 詞,隻好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闆,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 關 西大漢執鐵闆,唱‘ 大江 東去’。”公為之絶倒。’後人演為‘抱銅琵琶,執鐵綽闆’,因以‘鐵闆銅絃’形容豪邁激越的文詞、風格。”亦作“ 鐵闆銅琶 ”。 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評花小詩·杭州繡鳳》:“鐵闆銅琶唱《大江》,西來潮氣未全降。”
“鐵闆銅弦”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豪邁激越的文章風格,常用來比喻文學作品氣勢雄渾、剛健有力。以下為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探究具體作品中的運用,可參考《臨川夢》原文或蘇轼相關詞作(如《念奴嬌·赤壁懷古》)。
《鐵闆銅弦》是一個成語,形容樂器演奏的聲音清脆響亮、音質高雅悅耳。也常用來比喻文章、演講或表演等具有藝術性和技巧性的表現。
《鐵闆銅弦》的部首是金,拆分為“釒扌金弓”,具體部首和筆畫為:
釒(金):部首金,五筆編碼為34112
扌(扌):部首手,五筆編碼為52000
金(钅):部首钅,五筆編碼為34121
弓(弓):部首弓,五筆編碼為51510
《鐵闆銅弦》的來源可追溯至中國明代文學家謝榛的《刑苑新聲》,其中有一句“牙牌江頭鐵闆鑼、鼓瑟琴弦弦似蛇”表達了音樂的美妙。
《鐵闆銅弦》的繁體寫法為「鐵闆銅弦」。
古時候,《鐵闆銅弦》的漢字寫法可能與現代稍有不同,而隨着曆史的演變,字形逐漸統一。無具體古時候寫法的記錄。
他的演奏技巧非常高超,琴聲宛如鐵闆銅弦,引得現場觀衆陶醉其中。
組詞:銅琴、鐵闆燒、弦樂
近義詞:音質高雅、悅耳動聽
反義詞:聲音刺耳、雜亂無章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