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禅版的意思、禅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禅版的解釋

即倚版。僧人坐禅時倚身或安手之器。世俗亦用之。以一長方形闆,上下穿穴,貫索其中,縛著于繩床後背之橫繩,使版面稍斜,可以倚身。亦常于夏日橫安膝上,作為安手及支頤之用。《釋氏要覽·躁靜》:“倚版今呼禪版。《毘奈耶攝頌》曰:‘倚版為除勞,僧私皆許畜。’” 金 元好問 《龍門雜詩》:“高情留詩軸,清話入禪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禅版是佛教禅宗特有的器具,指僧人坐禅時使用的長方形木闆,兼具坐具與警醒修行的功能。其形制、用途及象征意義如下:

一、基本形制與功能

  1. 物理特征

    傳統禅版為木質長方形薄闆,尺寸約長一尺八寸、寬九寸(約54×27厘米),表面光滑無裝飾。僧人坐禅時墊于臀下,減輕久坐疲勞,同時保持身體端正。

  2. 警策工具

    禅堂中,監香法師持禅版巡視,見懈怠者即以版輕拍其肩,警示專注修行。此稱“下禅版”,是禅門規訓的重要方式。

二、文化内涵與象征

  1. 禅定精神的載體

    禅版代表“簡樸克己”的修行态度。《禅林象器箋》載:“版喻心性本淨,去妄存真。” 其方正造型象征修行者需持守規矩、心無旁骛。

  2. 公案中的禅機

    宋代《碧岩錄》記載禅師以禅版叩地示警,截斷弟子妄念,喻“當頭棒喝”之機鋒。如“德山棒,臨濟喝”,禅版成為啟悟的媒介。

三、曆史演變

唐代禅堂已普遍使用禅版,日本禅宗保留其制式。明代《敕修百丈清規》詳載禅版使用規範,強調“坐禅者依版如依師”,突顯其輔助修行的神聖性。


權威參考文獻

  1.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禅版"詞條(上海書店出版社,1991)
  2. 無著道忠《禅林象器箋》(日本禅文化研究所,1963)
  3. 釋星雲《佛光大辭典》(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89)

網絡擴展解釋

“禅版”是一個佛教用具相關的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禅版是僧人坐禅時使用的輔助器具,主要用于倚靠身體或安放手部。其結構為長方形木闆,上下穿孔并用繩索固定于繩床(禅椅)後背的橫繩上,使闆面略微傾斜,便于倚靠。夏日時也可橫置于膝上,用于支撐手臂或托腮。

二、結構與功能

  1. 材質與形制:長方形木闆,尺寸適合人體倚靠。
  2. 使用方式:
    • 固定在繩床後方,調節傾斜角度以支撐背部;
    • 橫放于膝蓋時,輔助手部放置或托腮,幫助保持坐姿穩定。
  3. 設計原理:通過調節繩索松緊控制傾斜度,兼顧舒適性與禅修專注需求。

三、其他解釋差異

部分資料(如)提到“禅版”被引申為成語,表示思想觀念發生根本性轉變。但這一用法在傳統文獻中較少見,可能為現代引申或誤用,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文化意義

禅版體現了佛教禅修文化中對“身靜”與“心靜”的重視,通過輔助工具減少身體疲勞,使修行者更易進入禅定狀态。金代詩人元好問《龍門雜詩》中“清話入禅版”一句,即借物喻指禅修意境。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不同來源的釋義差異,可參考(漢典)、(單詞乎)等權威性較高的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鬥懊藹白鮮保守派罷休本知并攏不德才筆蟬鳥澄甯尺函齒筵摧逼丹白達言澄澄頂牛楓叟戆士高高在上高粱帽子根援鼓箧含收胡袋鑒于家至人說緝捕使臣困蹙了債嘹亮獵獵瞀悶耐官弄月吟風漚氹缥瓦僻語愆紊任放忍忍上烝下報升仙身軀伸訴射屏失寫水盂歲見忝冒銅兵符頭鵞燕瓦影龜魚烏絲闌憸薄消酒遐眺熙光心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