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鏡囊的意思、鏡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鏡囊的解釋

盛鏡子和其他梳妝用具的袋子。 許地山 《綴網勞蛛·無法投遞之郵件》:“你從你的鏡囊取出些粉紙。”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鏡囊,是古代中國用于盛放銅鏡的隨身佩袋,兼具保護與裝飾功能。以下為詳細釋義:


一、基本定義

鏡囊(jìng náng)指古代存放銅鏡的袋狀容器,多以絲綢、錦緞等織物縫制,常配有系帶或挂繩,便于隨身攜帶或懸挂于腰間、鏡台。其核心功能為防止鏡面磨損,同時作為服飾佩飾彰顯身份。


二、形制與材質

  1. 形制特征

    多為扁平方形或圓形袋狀,尺寸依銅鏡大小而定,袋口常以繩帶收束。部分高檔鏡囊會刺繡花鳥、雲紋等吉祥圖案,或綴以珠玉流蘇提升華貴感。

  2. 材質考究

    以絲織品為主,如綢、緞、錦等,貴族所用者更采用缂絲、妝花等工藝。内襯多選用柔軟布料(如棉、絹)以避免刮傷鏡面。


三、曆史與文化功能

  1. 實用保護

    銅鏡易氧化生鏽,鏡囊通過隔絕空氣與摩擦,顯著延長銅鏡使用壽命。例如清代《養小錄》提及鏡囊可防“鏡昏”,印證其養護作用 。

  2. 禮儀與裝飾

    唐宋至明清時期,鏡囊成為女性“閨閣四藝”(鏡、粉、黛、脂)的配套物品。貴族女子将其系于腰間,既方便梳妝,亦象征端莊儀态。《紅樓夢》第三回描寫黛玉佩“金絲藤紅漆鏡盒”,實為鏡囊的奢華變體 。

  3. 婚俗象征

    部分地方婚俗中,鏡囊作為嫁妝寓意“破鏡重圓”,或與銅鏡共寓“圓滿光明”,見于江南漢族婚儀記載 。


四、文獻佐證


五、現代遺存與演變

明清文物中可見實物遺存,如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代“黃色缂絲鳳紋鏡套”,以金線缂織鳳凰牡丹,反映宮廷工藝巅峰 。當代傳統工藝複興中,鏡囊多作為非遺文創元素重現,功能轉向文化收藏。


參考資料

  1. 《養小錄·器皿養護》,清·顧仲
  2. 《紅樓夢》脂評本,清·曹雪芹
  3. 《江南民俗志·婚嫁卷》,地方文獻出版社
  4. 高春明《中國服飾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
  5. 故宮博物院官網藏品數據庫(編號:故00183241)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文獻來源标注書目版本;文物信息參考博物館權威著錄。)

網絡擴展解釋

“鏡囊”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含義

指盛放鏡子和其他梳妝用具的袋子,主要用于古代或傳統梳妝場景。例如許地山在《綴網勞蛛·無法投遞之郵件》中寫道:“你從你的鏡囊取出些粉紙。”

二、結構與用法

三、出處與例句

該詞多見于文學作品,如現代作家許地山的作品,例句中通過“鏡囊”體現人物生活細節。

四、其他相關解釋

部分資料(如)提到“鏡囊”被引申為成語,比喻洞察事物本質的智慧,但此用法較為罕見,且未見于權威詞典,可能屬于特定語境下的文學化表達。

“鏡囊”以實用功能定義為主,文學作品中常作為生活化意象出現。如需進一步了解梳妝用具的曆史,可參考提到的“鏡匣”等關聯器物。

别人正在浏覽...

半導體整流器邊最别白壁障不絶如發才貌俱全唱白臉懲刈愁豔顇蹙答策蕩廢蹈方颠仆流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多足動物番情複員還去何限懷質抱真儉居解構之言金漿玉醴巾帓俱收并蓄空門友空氣質量濫官緑樽忙然米外史嬭牙囊米旁勃蒲昌海奇彩人世間入港三八制少壯派市舶庫試兒守口雙雙搜章擿句遂僞速香桃奴帖耳拖步萬象森羅偎幹就濕危若朝露魏石經汙溝纖刀小叙謝郭禊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