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婦女的儀範、典式。 宋 陸遊 《賀皇帝表》:“伏以聖人有作,追參 堯 、 舜 、 禹 之盛時;壼範增光,上配 姜 、 任 、 姒 之至德。” 明 張居正 《工科左給事中邱嶽父母敕命一道》:“爾 熊氏 ,乃工科左給事中 邱嶽 之母,勤淑相夫,式修壼範;端嚴教子,丕著母儀。”
“壸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讀音:kǔn fàn
核心含義:指婦女的儀範、典式或道德楷模,常用于形容女性在品德、行為上的典範作用。
原始詞義:
“壸”本義為古代宮中的道路(《爾雅》中提及“宮中衖謂之壸”),後引申為内室、閨閣,代指女性生活領域。
“範”指規範、典範。
二者結合後,“壸範”逐漸演變為對女性行為儀态的規範要求。
引申用法:
宋代陸遊《賀皇帝表》中“壼範增光”一句,将女性典範與堯舜禹等聖君并列,強調其社會意義。明代張居正亦用此詞表彰女性“端嚴教子”的母儀風範。
部分資料(如)提到“壸範”與古代飲酒禮儀相關,但此解釋與主流文獻記載差異較大,可能為誤引或詞義混淆,建議以婦女典範的釋義為主。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爾雅》《陸遊文集》等古籍原文。
壸範(kūn fàn)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典範、楷模之意。指的是一個引人效仿或學習的榜樣,是一種非常理想或出色的模範。
壸範由士(shì)和風(fēng)兩個部首組成,士部表示士人、學士,風部則表示風、氣質。
壸範的總筆畫數為14劃。士部為三畫,風部為11畫。
壸範源自于《禮記·大學》一書:“君子可愛以近士也。”這裡的“可愛以近士也”即是“可愛近壸範也”的意思,将“壸範”轉寫為現代漢字的“範”字表示楷模、典範。
在繁體字中,壸範寫作“壙範”。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壸範的寫法可能稍有不同。壸在篆書中的寫法與現代相似,範在篆書中的寫法有些變化,形狀相對穩定。
1. 他是我們年輕人學習的壸範。
2. 這個城市的公交系統堪稱交通建設的壸範。
壸範可以和其他字詞結合形成新的詞語,例如:
- 壸範追隨:表示追隨典範、榜樣;
- 好壸範:表示非常好的典範、楷模;
- 壸範之道:表示典範的行為方式。
近義詞:典範、榜樣、楷模;
反義詞:失範、異類、劣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