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宗滅祀的意思、覆宗滅祀的詳細解釋
覆宗滅祀的解釋
宗:祖廟;祀:祭祀;滅祀:滅了香火,引申為絕後。毀壞宗廟,斷絕後代。
詞語分解
- 覆宗的解釋 毀敗宗族;滅族。《書·五子之歌》:“荒墜厥緒,覆宗絶祀。”《周書·文帝紀上》:“臣聞誓死酬恩,覆宗報主,人倫所急,赴蹈如歸。” 清 戴名世 《徐節婦傳贊》:“當是時,天下兵起,往往千裡之間,皆成墟莽
- 滅祀的解釋 斷絕宗廟祭祀。指朝代滅亡。 唐 儲光羲 《贻餘處士》詩:“ 吳王 昔喪元, 隋帝 又滅祀。”
網絡擴展解釋
“覆宗滅祀”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fù zōng miè sì,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釋義
- 核心意義:指毀壞宗廟、斷絕後代,常用來形容家族或國家遭受毀滅性打擊,導緻祭祀中斷、血脈無存。
- 逐字解析:
- 覆宗:推翻或毀壞祖廟(宗廟是古代祭祀祖先的場所,象征家族傳承);
- 滅祀:斷絕祭祀(“祀”指祭祀活動,滅祀意味着後代無人延續香火)。
2.出處與典故
- 最早見于東漢張超的《诮青衣賦》:“晉獲骊戎,斃懷恭子,有夏取仍覆宗滅祀。”
此句通過曆史事件(如晉國與骊戎的沖突)暗喻因不當行為導緻宗族覆滅。
3.用法與特點
- 語法功能:多作賓語或定語,用于描述國家、家族的滅亡,含強烈貶義。
- 近義詞:覆宗絕嗣、斷子絕孫。
- 結構:聯合式成語,四字結構,繁體為“覆宗滅祀”。
4.文化背景
- 古代重視宗法制度與祖先祭祀,此成語反映了對血脈延續和家族傳承的重視,常用于警示或批判導緻衰敗的行為。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或例句,可參考《诮青衣賦》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搜狗百科)。
網絡擴展解釋二
1. 《覆宗滅祀》的意思
《覆宗滅祀》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徹底消滅一個家族,使其後代斷絕。
2. 拆分部首和筆畫
《覆宗滅祀》由四個漢字組成,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
- 覆:⺈(地部)+ 7畫
- 宗:宀(宀部)+ 8畫
- 滅:火(火部)+ 7畫
- 祀:礻(示部)+ 8畫
3. 來源
《覆宗滅祀》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形容項羽滅亡劉邑的家族,使他的後代絕嗣。
4. 繁體
《覆宗滅祀》的繁體寫法為《覆宗滅祀》。
5.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覆宗滅祀》的古字寫法為:
- 覆:彳 + ⺈ + 7畫
- 宗:宀 + 7畫
- 滅:丆 + 7畫
- 祀:礻 + 8畫
6. 例句
他的家族因犯了重罪,被判《覆宗滅祀》。
7.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宗族、篡奪、絕嗣。
近義詞:覆亡、絕嗣。
反義詞:發揚光大、家族興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