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見“ 懷材抱器 ”。
“懷才抱器”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huái cái bào qì,其核心含義指人德才兼備,既有高尚的品德修養,又具備卓越的才能和志向。以下為詳細解釋:
該成語強調思想品質與能力才幹的雙重優秀,既可形容人兼具德行與才華,也可延伸為心懷遠大抱負且具備實現抱負的才能。
古代科舉制度旨在發掘懷才抱器之人,既重學識,亦重品行。
該成語綜合了品德、才能與志向,常用于褒揚德才兼備者,適用于正式或文學語境。
《懷才抱器》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心懷才華并有抱負,希望能有機會發揮自己的才能。
《懷才抱器》的部首是心和手,拆分後的筆畫為27畫。
《懷才抱器》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封神演義》這部古代神話小說。其中有一位角色叫商賈,他聰明機智,懷才不遇。後來,商賈得到機會,抱着自己的理想去追求,最終成功實現了自己的抱負。這個故事中的商賈成了後來稱贊有才華且有抱負的人的代稱,最終形成了成語《懷才抱器》。
《懷才抱器》的繁體字是「懷才抱器」。
在古時候,「才」字的寫法與現在有些許不同,字形更加簡潔明了。同時,在古代寫作「抱」字時,較為常用的是寫作「㞢」。
他一直懷才抱器,希望有一天能夠展示自己的才華。
懷才志士、懷才不遇、心懷鬼胎。
才氣橫溢、才思敏捷、志在千裡。
才疏學淺、見識短淺、志向不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