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繩的意思、尺繩的詳細解釋
尺繩的解釋
本指工匠量長短、較曲直的工具,引申為約束,拘囿。 清 顧炎武 《菰中隨筆》:“蓋去古法愈遠,而倜儻跅弛之士,其不諧尺繩於科目,受羈馽於銓曹者,少得以自達矣。”
詞語分解
- 尺的解釋 尺 ǐ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漢時一尺等于.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書信)。尺短寸長。尺牍。 量長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東西:鐵尺。仿尺。
- 繩的解釋 繩 (繩) é 用兩股以上的棉麻纖維或棕草等擰成的條狀物:繩子。繩索。纜繩。繩梯。繩操。繩伎(.雜技中的走繩;.舊時指走繩的女藝人)。繩鋸木斷(喻力量雖小,隻要堅持不懈,就能做出看來很難辦到的事情)。
網絡擴展解釋
“尺繩”是一個具有曆史語境的中文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理解:
一、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
指古代工匠用于測量物體長短、校驗曲直的工具,即“尺”和“繩”的組合。
- 引申含義
衍生為對人或事物的約束、規範,甚至帶有“拘囿”的意味,強調規則或制度的限制性。
二、出處與用法
- 文獻例證
清代顧炎武在《菰中隨筆》中寫道:“倜儻跅弛之士,其不諧尺繩於科目,受羈馽於銓曹者,少得以自達矣。”此處“尺繩”指科舉制度對人才的束縛。
- 現代語境
該詞多用于比喻嚴格的标準或法規,如“法律是社會的尺繩”。
三、相關擴展
- 近義詞:繩墨、規矩、準繩。
- 反義詞:放任、自由、無拘束。
四、注意事項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更多見于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繩》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尺繩是指用來測量長度的工具,通常由柔軟的繩子或帶有刻度的尺子組成,用來衡量物體的尺寸。
拆分部首和筆畫:尺繩的拆分部首是尺(chǐ)和繩(shéng),其中尺的筆畫數為四,繩的筆畫數為十一。
來源:尺繩一詞最早來源于古代的量器,用于衡量土地和建築物的長度。隨着時間的推移,尺繩的含義逐漸擴展為一種用于測量的工具。
繁體:尺繩(chǐ shéng)是尺繩的繁體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尺繩的漢字寫法并沒有太多變化,仍然是“尺繩”。
例句:她用尺繩測量了房間的尺寸。
組詞:尺尺繩繩、尺度。
近義詞:應用同義詞:測量工具。
反義詞:無。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還有其他問題,我會盡力回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