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梅粥的意思、梅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梅粥的解釋

用梅花瓣與白米、雪水煮成的粥。 宋 林洪 《山家清供·梅粥》:“掃落梅英揀浄洗之,用雪水同上白米煮粥,候熟,入英同煮。 楊誠齋 詩曰:‘纔看臘後得春饒,愁見風前作雪飄。脫蕋收将熬粥喫,落英仍好當香燒。’”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梅粥是中國古代一種以梅花為主要原料的特色飲食,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詞義

梅粥指用梅花瓣與白米、雪水熬煮而成的粥品,常見于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記錄中。據《山家清供》記載,需采集潔淨梅花瓣,用雪水與白米同煮,待粥熟後加入花瓣稍煮即可。

二、文化意蘊

  1. 風雅象征:南宋楊萬裡曾作詩描述「脫蕊收将熬粥吃,落英仍好當香燒」,體現将落梅二次利用的文人雅趣。
  2. 時令飲食:多出現于冬春交替之際,既利用臘梅殘瓣,又暗含惜春之意。

三、藥用價值

中醫認為梅花粥有舒肝理氣、健脾開胃之效,可緩解肝胃氣痛、梅核氣等症狀。現代《藥粥療法》建議每日分兩次空腹食用,3-5天為一療程。

四、曆史演變

早期文獻如《山家清供》側重飲食美學,明清醫書則逐漸發展其藥用功能,形成「食藥同源」的文化特征。

注: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彙,更多作為傳統文化意象出現在詩詞賞析或養生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梅粥的意思

“梅粥”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分别是“梅”和“粥”。梅指的是一種果樹和水果,粥指的是一種由谷物煮熟的稀粥。因此,“梅粥”可以理解為用梅果煮制而成的粥。

梅粥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梅的部首是木,筆畫數為11。粥的部首是米,筆畫數為13。

梅粥的來源

梅粥是中國傳統的一道糖水甜品,在古代的文獻中就有提及。梅子在中國具有悠久的種植曆史,常常用于制作酒、糕點和糖水。梅粥在夏季可作為一種解暑消暑的食品,它既清涼爽口,又有益健康。

梅粥的繁體

梅粥的繁體字為「梅粥」,與簡體字一樣。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梅的字形與現代相似,粥的字形略有差異。

梅粥的例句

1. 暑日裡,喝一碗涼爽的梅粥,十分解渴。

2. 奶奶經常在夏天給我們煮梅粥,味道非常好。

梅粥的組詞

1. 梅汁:從梅子中榨取的汁液。

2. 粥湯:由谷物或其他食材煮制而成的稀湯。

3. 梅酒:以梅子為原料釀制而成的酒。

梅粥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梅子糖水

反義詞:粥梅(字序颠倒,指的是梅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