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日夜。《後漢書·馬援傳》:“曉夕號泣,婉轉塵中。” 宋 梅堯臣 《碧雲騢》:“其妻曉夕在 籍 家, 沔 曉夕在南省前 陳 家。” 孫旭 《悼周總理》詩:“日理萬機盡勞瘁,為黨為民無曉夕。”
“曉夕”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xiǎo xī,其核心含義為“猶日夜”,即指日夜、全天候的時間範疇。以下是詳細解釋及相關補充:
基本含義
“曉”指天剛亮的清晨,“夕”指傍晚或夜晚,組合後表示從早到晚、日夜不停,強調時間的連續性或持續性。
例句:
語境延伸
在文學中常用來烘托人物勤勉、情感深沉或時間流逝,如宋代梅堯臣詩句中“曉夕”暗含奔波勞碌之意。
“曉夕”通過時間跨度的強調,傳遞出持續、連貫的意象,適用于古詩文與現代文學創作。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用例,可參考《後漢書》或宋代詩詞。
曉夕(xiǎo xī)是一個漢字詞,由兩個字組成。曉的拼音是xiǎo,夕的拼音是xī。曉字由日字旁和堯字上組成。日字旁表示太陽,堯字上表示照射。聯想到太陽照射的早晨,曉字就表示清晨的時候。夕字由夕字旁表示夜晚和頁字下部組成。聯想到傍晚太陽下山,夕字就表示傍晚或者夜晚。
曉夕這個詞來源于《詩經·秦風·悲傷》:“他日并肩學束帶,朝朝夕夕伴生死。”這裡的朝朝夕夕形容的是日複一日、天天的意思。後來人們将曉夕這個詞擴展為表示每天、時常。例如:“我們曉夕相聚”意為我們每天都在一起。
在繁體字中,曉夕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在古時候,曉和夕的寫法有所變化。曉早期寫作“曉”,後來逐漸演變為今天的形式。夕早期寫作“兀”,後來逐漸演變為今天的形式。
例句:“他每天曉夕都來學習。”
組詞:曉影、曉星、曉風、曉光、曉雨等。
近義詞:早晚、晨昏、日夜等。
反義詞:拂曉、黃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