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獻議的意思、獻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獻議的解釋

陳述意見;建議。 唐 李绛 《兵部尚書王紹神道碑》:“顯持世權,陰行相事,造膝承顧,沃心獻議。” 宋 沉括 《夢溪筆談·官政一》:“ 寳元 、 康定 間,人有獻議,取滉柱可得良材數十萬。 杭 帥以為然。”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後記》:“一位雜志編輯先生某甲,獻議先将原稿送給官廳,待到經過檢查,得了許可,這才付印。” 茅盾 《路》五:“用一個冷笑回答了 華 這獻議, 郁 再踱方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獻議是由“獻”與“議”構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向他人或集體提出建議或意見,常用于正式或公共事務場景。從漢語詞典角度可作以下分述:

  1. 詞源解析

    “獻”本義為進獻、呈獻,如《周禮》中“獻金九牧”即表進獻之意;“議”指商議、讨論,如《說文解字》釋為“語也”。兩字結合後,“獻議”引申為以謙恭态度提出見解供他人參考(來源:《漢語大詞典》)。

  2. 現代釋義

    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解釋,“獻議”指“提出建議”,強調行為主體的主動性,多用于政務、會議或組織決策中,如“代表獻議改善民生政策”(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3. 用法特征

    該詞含莊重色彩,通常用于書面語或正式發言。其賓語多為“方案”“策略”等具體内容,例如“專家組獻議環保方案”。與“建議”相比,“獻議”更突出謙遜态度和集體利益導向(來源:《漢語大詞典》)。

  4. 近義詞對比

    “獻計”側重貢獻謀略(如“獻計破敵”),“提議”偏中性且適用範圍更廣(如“提議休會”),而“獻議”則隱含對受議方的尊重,常見于上下級或公衆場合(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5. 權威用例

    《漢書·賈誼傳》載“獻議定制度”即指臣子向君主呈獻治國主張,印證該詞曆史語用中“恭敬建言”的核心語義(來源:《漢語大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

“獻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進行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主動向他人或團體提出意見或建議,強調“主動提供”和“商議”的雙重含義。由“獻”(奉獻、主動提供)和“議”(商議、讨論)兩字構成,常用于希望影響決策或行動的語境。

2. 曆史與文學出處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正式場合,如商務會議、政府決策、學術研讨等,需注意語境中的莊重性。例如:“他在會議上獻議優化流程,獲得廣泛支持。”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提示:若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夢溪筆談》《兵部尚書王紹神道碑》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殿暗線寶襪弊衣箪食撐門面掣曳曳楚娥從恿颠日督饬放衙風騎憤厲瀵尾拊髀富厚負挽高概管待桂阙龜绶詭問鍋灰橫行直撞劃拉诙談嘉服将美講帷繼繼存存金漆馬桶進退有度金支快幹漆磊珂靈虬民家麋鬻潛生清砧全清區區之見撒手塵寰色撓世俗之見雙表睡興束身自好鼠牙竦壘停辛伫苦筒炙頭挑頑昧危視仙典向拓鄉飲賓猃歇下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