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樓的意思、多景樓的詳細解釋
多景樓的解釋
樓名。在今 江蘇省 鎮江市 北固山 甘露寺 内。 宋 郡守 陳天麟 于 唐 臨江亭 故址修建。 宋 蘇轼 《甘露寺彈筝》詩:“ 多景樓 上彈神曲,欲斷哀弦再三促。” 宋 劉過 《念奴嬌·留别辛稼軒》詞:“ 多景樓 前, 垂虹亭 下,一枕眠秋雨。”
詞語分解
- 多的解釋 多 ō 數量大,與“少”、“寡”相對:人多。多年。多姿。多層次。多角度。多難(刵 )興(塶 )邦。多多益善。多行不義必自斃。 數目在二以上:多年生草。多項式。多義詞。多元論。 有餘,比一定的數目大:多
網絡擴展解釋
“多景樓”是江蘇省鎮江市北固山上的著名曆史建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地理意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1.地理位置與名稱由來
多景樓位于鎮江北固山甘露寺内,三面環水,北臨長江,東西南三面連接山崗。其名稱源于唐代李德裕《臨江亭》詩句“多景懸窗牖”,形容登樓可覽多種壯麗景色。
2.曆史背景
- 修建時間:宋代郡守陳天麟于唐代臨江亭舊址上重建。
- 戰略地位:南宋時期,鎮江是江防前線,多景樓因地理位置險要成為軍事與文化的雙重地标。
3.建築特點與景觀
- 為兩層回廊式建築,登樓可遠眺長江、金山、焦山等勝景。
- 陸遊在《水調歌頭·多景樓》中以“連山如畫,佳處缥缈着危樓”描繪其山水交融的意境。
4.文化意義
- 文人雅集:宋元以來,蘇轼、陸遊、辛棄疾等均曾在此賦詩,留下“多景樓上彈神曲”(蘇轼)等名句。
- 曆史傳說:相傳為劉備東吳招親時吳國太“相親”之地,故又名“相婿樓”。
5.相關文學作品
陸遊任鎮江通判時,登樓感懷山河,寫下《水調歌頭·多景樓》,詞中既贊其形勝,又抒抗金壯志。
如需了解更完整的詩詞賞析或建築細節,來源(如、3、5)。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多景樓(duō jǐng lóu)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多(一)和景(一),總共四個筆畫。這個詞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變化,而“多景樓”的繁體字是「多景樓」。
多景樓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建築物或場所擁有多個美麗的景觀。它通常指的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樓閣,可以欣賞到周圍山水的美景。這種樓閣常見于古代園林和山水畫中。例如:“那座多景樓坐落在山腳,可以俯瞰整個城市”。
關于組詞,可以使用“多”和“樓”組成其他詞語,例如“多層樓”、“多層建築”等。而關于近義詞,可以使用“多層樓”、“多層建築”來代替“多景樓”。相反地,沒有一個明确的反義詞與“多景樓”對應。
總結來說,多景樓指的是一個建築物或場所擁有多個美麗的景觀,通常位于山上。它是一個描述美景的詞語,可以用來形容欣賞自然風光的場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