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授官以示勉勵。《書·仲虺之诰》:“德懋懋官,功懋懋賞。” 孔 傳:“勉於德者,則勉之以官。”
“懋官”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與官職授予和德行勉勵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懋官”指通過授予官職來勉勵有德之人,強調以官職作為對德行的嘉獎。該詞出自《尚書·仲虺之诰》:“德懋懋官,功懋懋賞。”(孔傳注:“勉于德者,則勉之以官。”)
該詞體現了古代“以德授官”的治理理念,即對德行出衆者授予官職以示激勵,而非僅憑功績。例如《尚書》中強調“德”與“功”的區分:德行突出者授官(懋官),功績顯著者賞賜(懋賞)。
多用于古籍或讨論古代政治制度的語境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例如:“古之明君,懋官以彰德,懋賞以酬功。”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尚書》原文或漢典等權威古籍釋義來源。
懋官(mào guān)是一個指代官員職位的詞語,它表示在公務管理機構中擔任行政職務的人。
懋官的部首是心,由兩個部首組成。懋的部首是心,它的總筆畫數為8;官的部首也是心,在繁體字中是宀,它的總筆畫數為6。
懋官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字的演變。在古代,官為宀心,意為心中有官職,即代表身份高貴、權力顯赫。懋作為形容詞,表示勤奮、有上進心。因此,懋官就指那些在政府機構中擔任行政職務的人。
繁體字中,“懋”和“官”都有一些變化。懋在繁體字中為“貌”,官在繁體字中為“冠”。可以看出,繁體字中強調了懋官的外貌和頭冠,象征着權威和地位。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在有所不同。根據《說文解字》,懋字在古代寫作“貌”,表示美好的樣子。官字在古代寫作“冠”,表示戴冠、有官職的人。因此,古代的“懋官”一詞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
1. 他在政府中擔任懋官一職,負責處理公務事項。
2. 這位懋官勤勉工作,以其公正和公平赢得了人們的尊敬。
3. 懋官們應該以身作則,為人民服務,并為社會帶來積極影響。
1. 懋才(指才能卓越、有成就的人)
2. 懋學(指學術上有所建樹、有追求的人)
3. 懋勢(指勢力強大、有威望的人)
1. 士官:與懋官一樣,也指政府機構中的行政職位。
2. 衙役:在古代官府中負責巡邏、維持治安的職位。
3. 治安官:在現代法律體系中負責維持治安和執行法律的人員。
1. 平民:指沒有官職、在政府機構中沒有任職的人。
2. 民衆:指廣大的民衆群體,與政府機構中的官員相對。
3. 百姓:指普通人民,與官員階層相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