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州 硯石的一種花紋。産于 廣東 肇慶 羚羊峽 北岸坑。石質堅潤,色青,紋理間有純白片如蕉葉者,故名。用此石制成的硯,亦名“蕉葉白”,為端硯的一種。 清 鈕琇 《觚賸·石言》:“峽石鑛凡十一,北岸坑曰 阿婆 ,曰 白婆墳 ,其石質黯黝不鮮,佳者亦有火捺紋、蕉葉白。”亦省稱“ 蕉白 ”。 清 姚鼐 《題劉雲房少宰<滌硯圖>》詩:“松煤竹管行抛棄,蕉白紅絲塵自封。”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卷三:“ 端州 石以 水巖 大西洞 為上,冰紋則尤為 大西洞 之最…… 道光 開坑始得,前此所未有也……誠為山川靈異,鐘美於是,他洞所無,惟蕉白、魚腦、青花,差足肩隨,餘者不復比數。”
“蕉葉白”是端硯石中的一種名貴花紋,特指廣東肇慶羚羊峽北岸坑所産的硯石紋理。以下從定義、特征、評價三方面詳細解釋:
定義與産地
蕉葉白是端州(今廣東肇慶)硯石的獨特花紋,因石質堅潤且青色基底上分布純白片狀紋理,形似芭蕉葉而得名。用此類石材制成的硯台亦稱為“蕉葉白”,屬端硯上品。
特征描述
曆史評價與文化價值
清代文人姚鼐、姚衡等曾以詩文贊頌其品質,如“蕉白紅絲塵自封”。因其稀有性和獨特美感,蕉葉白被視為端硯石中的頂級品類,常用于制作高端文房用具。
如需了解更多細節,可參考古籍《寒秀草堂筆記》或端硯專業文獻。
《蕉葉白》是一個成語,形容白得像蕉葉一樣。意思是非常白,潔白無瑕,非常明亮。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楊柳枝詞》,其中有一句“翠縷白藕伴官船”,形容官船旁邊的白色荷花和藕。後來,白色荷花和藕常常用來形容非常潔白的物品,例如蕉葉。
《蕉葉白》這個成語的部首是“艹”,總共有12個筆畫。
《蕉葉白》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蕉葉白」。
在古時候,漢字"蕉"的寫法為「艹肖」,"葉"的寫法為「世艹」。
她的皮膚白得像蕉葉白,非常漂亮。
蕉葉、蕉心、蕉汁、蕉花、蕉風
雪白、蒼白、潔白、明亮
黑暗、灰暗、暗淡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