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麗正書院的意思、麗正書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麗正書院的解釋

見“ 麗正脩書院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麗正書院是中國古代官方設立的文教機構,最早見于唐代文獻記載。其名稱源自《易經·離卦》中“日月麗乎天”與“重明以麗乎正”的哲學理念,意指“光明依附于正道”,寄托了以文化滋養天下的理想。

據《新唐書·百官志》記載,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年)将原設于東都洛陽的乾元院更名為麗正書院,後于開元十三年(725年)改稱集賢殿書院。該機構承擔着國家典籍整理、學術研究、人才培養三重職能,彙聚了張說、徐堅等著名學者,主持編纂了《初學記》等大型類書。宋代學者王應麟在《玉海·宮室》中特别指出,麗正書院開創了官方書院“聚文學之士”的制度傳統,為後世四大書院的發展奠定基礎。

從漢語構詞法分析,“麗”字取《說文解字》“旅行也”的引申義,指事物各得其所;“正”字據《康熙字典》釋為“守一以止”,二者結合彰顯書院追求學術正統、維護文化道統的核心價值。這種命名方式與宋代朱熹創建的武夷精舍“志道、據德、依仁、遊藝”的立院宗旨形成曆史呼應。

網絡擴展解釋

“麗正書院”一詞可從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一、詞義解析

“麗正”出自《周易·離卦》,原指日月依附天道運行,後引申為“附着于正道”,包含遵循自然規律、社會法則及道德準則的深意。“書院”則是中國古代兼具藏書、修書、講學功能的機構。

二、曆史背景

  1. 起源與地位
    麗正書院始建于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位于東都洛陽紫微城,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書院。初期為皇家修書機構,主管經籍整理、典章編校及帝王顧問。

  2. 發展與演變

    • 開元十二年(724年)在洛陽明福門外增設分院;
    • 開元十三年(725年)更名為集賢殿書院,職能擴展至學術研究、人才選拔等。

三、命名内涵

其名蘊含雙重哲學:

四、現代沿用

河南科技大學于2020年設立“麗正書院”,繼承古代書院精神,注重學生學術能力與社會實踐能力的綜合培養,體現傳統與現代教育理念的融合。

五、文化意義

作為書院制度的開端,麗正書院标志着中國古代從單一藏書機構向綜合性教育組織的轉型,對後世書院發展産生深遠影響。

别人正在浏覽...

悲天憫人擯廢不諱之門澄江塵微串演楚雨促令大鼓書大閲德垣宮钿車疊破堆金疊玉惡錢坊門蜂虿作于懷袖浮骖骸筋好客花部話裡藏阄喚仗回文織錦江讴将然驕胡嘉尚借春急留骨碌謹密濟助角抵社粔籹獵白鹿馬慢走錨燈明監磨室南翔内黃侯拍合噴吐破敗迫愶強陣起送顴骨如已恕諒誦咒肅拜天年不測體夫拖綉毬王囚險浮限錢校定